第722章良机(2/2)
也就是说,李在坏消息不断来到的时候,不但看到了其中的凶险,同样看到了机会。
回到汉王府,用过午饭,李静静的在书房中呆了一阵,随
传令,召工部尚书何稠来见。
何稠已经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了,却还迷恋权位,恋栈不去,和苏亶的祖父苏威一样,都是正经的官迷。
所以云定兴到工部任职工部侍郎,不论哪个方面,都很不招何稠待见,时常为难于他,可惜云定兴打定了主意,只像条鼻涕虫一样赖在工部不走了,让何稠大为懊恼。
当然了,像他这种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臣,只要脑袋不糊涂,那就能称得上一声世事明,所以不会不懂汉王殿下的意思。
可以云定兴接任工部尚书之职,怎么都让何稠难以接受,寻李多次陈请未果,回去之后还“小病”了一场,却还是不能撼动李
心意,何稠便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现在李召何稠过来,肯定不是给工部的两个同僚做什么和事佬。
“来来,坐坐,天寒地冻的,让您老大老远的跑一趟,罪过罪过啊,来,上热茶,再弄碗姜汤过来,给何尚书去去寒。”
李那个热
就不用说了,先就迎在书房外面的回廊
上,见何稠来到,立即上去扶住了何稠的胳膊,好话不要命的扔过去,恐怕见老丈
也没他这么殷勤的。
这就是工部尚书何稠在李这里的待遇,独一份,谁也比不上,没做的如扫榻相候,倒履相迎那么夸张,却也每次都能让老官迷感觉到浓浓的温
和不由自主便生出来的自豪感。
每每想一想,家自己心里就会道上一句,试问天下,能得汉王如此相待者,又有谁呢?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他这把老骨
埋在晋地又有何妨?
实际上,他也未尝不知道,汉王如此优待,如对亲长,看上的其实还是他的才能,可话说回来了,当杨广若能如此待他,天下又何至于此?
就算天下了,他何稠也当为隋室尽忠死节嘛……嗯,这种如果句一出来,其实都可看做是大话,假话,不值一提,也可归为老家伙的心理自我安慰。
和往常一样,中间何稠侨了几下,便稳稳坐在了书房的暖塌之上,张嘴就说起了云定兴的坏话。
老年有些唠叨,思维也有些偏执,这你得原谅他,同样的,晋末官场的风气在他身上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看谁不顺眼了,高刁状,说小话什么的,都属平常,逮着机会要不这么做一做,他们那是浑身都不舒服。
李笑着听了,并连连点
,“您老可要费点心,看紧了他,我也恶其为
,可时下艰难,不得不用其才
……唉,实不得已也,而工部有您老在,却让我安心许多。”
何稠一听,脸上的褶子都笑的舒展了起来,其实李所言,和之前没什么不同,都属于在和稀泥。
可李就是有这样的本事,每次给的话都不一样,其中蕴含的意思也有不同,总能让何稠感到心
愉悦,却又解决不了问题。
可这次家何稠的话也不一样了,顺着话风就道:“说起来,云某
有才无德,
为众
所不齿,皆因当年……太子杨勇之故,大王有识
之明,欲用其才倒也合适……”
“只是有其在工部,工部难免为众排挤,为将来计,大王可要三思啊。”
李就笑,心说,你这是终于找对了方向了,嘴上根本没犹豫,直接便带着些狡黠道:“吾用其
,正因其才有专,遂不虑其余尔,就像您老,公若年轻二十年,吾何敢用为心腹之臣而不疑?”
何稠愣了愣,咂摸了一下滋味,还是和以往一样,舒服的让无话可说。
瞅着这位年轻的汉王殿下,何稠心里只能道个服字,吹拍之道,这位已成大家,估摸即便生在承平年月,家世再低些,也当官运亨通,创出一番令羡慕的事业来。
而如今家从一边塞小卒,奋然而其,据有一地,位列诸侯,也属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