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河边(五)(1/2)
李在进
梦乡之前还在想着,沈青
这
还算有趣,即便不能做什么大事,用来看门守户应也不错。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就是出身太糟糕了些……哎呀,在这呆的久了,竟然也开始注重门第了吗?可这也不能怪咱,读过书,讲究礼仪的门阀贵族确实比这些贼贼脑的家伙看着顺眼些……
他娘的,这么说来,当初咱在李碧那婆娘眼中,岂非也是这个样子?
想着想着,李渐渐迷糊了过去。
其实自他进到争霸天下的模式之后,出现在他面前的
物,大多都是门阀世族出身,寒门庶族都少,何况是这些地道的
根了。
若非他还每每要领兵出征,不然的话,这些根本到不了他的近前。
什么是门阀世族?当他们环绕在你身边的时候,自主不自主的就会将其他阶层的阻隔在外,这就是门阀世族,对其他各类
物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正经的
英集团,是贵族们借助九品中正制而制造出来的怪物。
…………………………
此时李已经起意回转晋阳,变相的说明,今年他觉得再要
战的话,已是无利可图,也不会再有什么决定
的关键战事发生。
这显然不是什么凭空的猜测,而是基于各种消息汇总而得出的结论,唐军出战的可能不大,而萧铣,窦建德等
表现的还挺有礼貌,不可能发生摩擦,那么今年大家差不多也就到这儿了。
明年大家养蓄锐一番,火气说不定会大一些,谁说得准呢。
而这个时候,其实潼关一战的影响才真正的在关西地界显现出来。
同州冯翊,刺史府。
襄邑郡王李符正在后宅厅中与众议事。
李符三十多岁年纪,长相上有着典型的李氏族亲的一些特征,长眉细眼,面容圆润,可这位郡王身上的关西贵族的味道其实并不重。
言谈举止都偏于温和,并无关西世族中以势凌
的气息,如果将他和李通放在一处,除了长相之外,怕是没
会认为他们是亲兄弟,因为他们身上的气质差的很远。
所以,这可能就是当初李渊南下长安的消息传到关西,李通能逃出长安,而李符却被卫玄捉住,投牢狱的原因吧?
当然了,关西贵族尽都知兵,李符也不例外,而且他在李氏族中还颇有武名,只是进取之心不足罢了。
如今兄长李通被俘于晋地,他这个弟弟也就成了他这一支的顶梁柱,并没有受到李通什么影响,受李渊器重,之前就曾掌管皇城守卫,当秦王李世民回京养病,和当初他兄长出征晋地时不一样。
再没那么多争着去东边领兵,于是李符被委以重任,以襄邑郡王,光禄大夫之身,晋陕东道行台兵部尚书,陕东道行军总管,代替李世民守卫黄河西岸诸郡县。
李符与秦王李世民好不是什么秘密,他和兄长李通确实不一样,李通当初逃出长安,还要埋怨李秀宁跑的时候没叫他,再加上眼馋侄
的战功,所以后来闹的不可开
,心胸狭窄之处,可见一斑。
而李符就大不一样了,他不但和李世民好,和太子那边也没弄的势不两立,前几年李通抢了李秀宁的功劳,他还曾替兄长至平阳公主府向李秀宁致歉。
可以说,在为处世上,他比李通要圆滑的多,
缘自然也比李通强上不止一点半点,在朝中风评也很不错。
他来到黄河岸边的时候,面对的局面要比李世民在时好很多,潼关分兵出来,让他有了充裕的兵力分守岸边各处要隘。
和陕东道行台尚书令萧禹见了一面,两也取得了共识,陕东道行台不会太过
预军事,如此一来,他这个陕东道行军总管也就大致名副其实了起来。
接着就是驻守永丰仓的平阳公主李秀宁处,往来一番,也谈的不错,大军粮无忧之下,让李符熟悉部下,整军备战之事做的都很顺利。
尤其是他和秦王李世民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所以秦王府留下来的也都服膺。
这就是襄邑郡王李符,虽无赫赫之功,却能联结各方,以为助力,说是将帅之才有些言之过早,可这番腾挪下来,让黄河西岸的局面比李世民在时要安稳的多了。
而当王世充欲要率兵西来的时候,他没拖李建成的后腿,立即命拆毁河上浮桥,令沿岸各部枕戈待旦,不得稍有懈怠,防守的意图十分之明显。
这样一来,他的意思也很明白,就是告诉李建成,你可以放心的和王世充战,咱这里不用你
心,李定安肯定过不了黄河。
他这么做自然是符合当时局面的,李建成在和王世充战的时候,确实没怎么去考虑李定安趁机攻冯翊,韩城等处的事
,只一心和王世充周旋。
战略之上,说不上好坏,两个偏于保守的大军统帅,有志一同的选择了防守,也确实让王世充无机可乘,最终兵败潼关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