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名将(2/2)
的砍向同族,为各自的主拼力厮杀,将土拉河,他们眼中的圣河染成红色。
而这场流下了无数的鲜血,种下了无数仇恨的战争终于在四月间接近了尾声。
一路长途跋涉,一直没有得到休息,也没有充足的补给的匮可汗所率的部族,筋疲力尽中望见了圣山洁白的峰顶,可他们的勇气却已流逝殆尽。
而一直将战争拖到现在的阿史那求罗同样身心疲惫,却在此时终于看到了战胜强敌的曙光。
没有什么战略战术,也不需要那些了,阿史那求罗只是聚拢了所有他能动用的力量,在圣山脚下摆开了决战之势。
这个时候,他身边的附离子只剩下了两千余,他所率的两万余骑兵当中,有一半都是老
,
子和还未长成的孩子。
可这并不能影响他们的求生欲望,因为带领他们作战的是一位英明而又坚韧无比的统帅,就像当年的阿史那咄苾一样,被他们奉若明。
而经历过两次南征的阿史那求罗,在见过隋是如何坚韧顽强的他,在失败的战争当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再强大的对手,也有弱点可寻,再弱小的自己,也有优点可以依靠。
他最终寻找到了敌的弱点,同样也发挥出了自己的长处,而他也坚信,战争的胜利总属于那些足够坚韧顽强的
。
他在战争中领悟的哲学很粗糙,可却造就出了一位堪称可怕的统帅,为了求得胜利,他不会顾及任何伤亡,甚至圣山在他眼中也可有可无,他对胜利的执着追求,天下间几乎无可及。
匮可汗却不知道,他正行走在失败的路途上,他是一个合格的王者,同样也是一位优秀的统帅。
他对这个将所有都拉
战争漩涡,并将所有走过的地方,都变成战场的敌
,已经是恨之
骨。
所以,当他听闻那个从突厥汗账中走出来的狗崽子率兵欲与他决战的时候,他仿佛也看到了胜利撩起的衣角。
于是在一个阳光普照,风和丽的
子里,疲惫而又狂
的突厥
终于迎来了最惨烈的一天。
几乎是从匮可汗的旗帜出现的时候,阿史那求罗便率领所有部下,向
匮可汗的大军发起了一往无回的冲击。
匮可汗和他的部下们都知道,阿史那求罗这个敌
分外难缠,在两次大的决战当中,都能率军突围而出,就像一只跑的很快的刺猬一样难以捕捉。
他们有着进行一场艰难的决战的心理准备,可他们还是没有想到,敌会在这样一个时候,本应该奄奄一息的他们,竟然会狂
成如此的模样。
一段几乎是骑兵冲锋极限的漫长距离,却让匮可汗的大军产生了没有预料到的混
。
之前作出的种种战术,在这样直接的进攻中,全部失去了作用,疾驰的敌,将两支隐在侧方,随时准备切断他们后路的骑兵完全甩在了身后,直接向
匮可汗的大旄冲了过去。
突厥战士的厮杀和惨叫声,以及战马的马蹄声,倒地的悲鸣声在两军接触时瞬间便响彻天地。
以阿史那求罗和两千余附离子为锋矢,他们纵马疾驰,将一个个显得慌无比的敌
砍下战马,狂奔十余里,一
撞
了
匮可汗的中军。
好像只是眨眼之间,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匮可汗的大军便已大溃,几乎连像样的抵抗都未曾发生,
匮可汗的战旗便已被斩落在地。
于是,所有的耐心,伤亡以及漫长的艰难等待都有了回报,阿史那求罗率军于突厥圣山西麓,彻底击败了匮可汗,
匮可汗西逃。
这还不算,阿史那求罗摄尾追逐千里,一直追西边的戈壁之中,阵斩
匮可汗长子阿史那和举,才望着绵延的沙漠,不甘的恨恨而还……
此战过后,阿史那求罗的名字,遍传突厥,名震西域,而南边正相互厮杀的们,却还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