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来使(2/2)
的事上过于纠结,一些大族豪门必须拉拢。
事实上,他也没那个资本,跟这些门阀大族们来个真正的较量,那样一来,除了让大家都碰的血流,增加动
的可能
之外,没有任何的好处可言。
安抚晋阳族群,算是牛刀小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还要面对更多的族类,这样的认知,会帮助他比较顺利的一直走下去。
对于这一点,他是不会怀疑的。
因为当年……甚至可以说是在原上,他就已经差不多明白,大隋的天下,是门阀的天下了。
而经过这些年的经历,他对门阀的认知则更加的明确。
甚至于,他自己虽然对门阀子弟有所反感,可他也同样认为,没必要让这些成百上千年的族群成批的消失……
等到他成为并代两州的主,他的这个想法则更加
了一些,有力的平衡,和一些必要的制度,让这些大族自己渐渐衰败,甚至于分裂开来,才是最好的办法。
而隋末世,其实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旧有的大族豪门纷纷遭受重创,新的门阀却还没有在废墟上崛起,于是,门阀大族的末已经露出了端倪。
像哲,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上位者一样思考问题,并不是李
的风格。
可随着地位的变化,这些事却纷纷涌
他的脑海,根本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而他的聪明劲儿,终于也从给
不断添堵,和领兵杀伐上面,渐渐转移到了这些国家大事上面。
到了大业十四年十月间,李终于能轻松的喘几
气儿了。
好像呼啸的北风,和飘扬而下的雪花,终于让们不愿再胡
折腾了。
晋阳平静了下来,们开始准备迎接年关的到来,新的一年,谁也不知还会发生什么,反正,晋阳是换了个新主
。
大家熟悉的月星辰旗,再次飘扬在了晋阳城
。
李也只轻松了几天,自己下厨做了几顿饭食,吃的妻妾和妹子眉开眼笑,自己也满足了一下饥渴已久的
腹之欲。
接着,他便令左右卫府开始商议明年的战事。
尉迟恭和步群两个一下就忙了起来,总管终于有了挥兵南下之心。
在他们看来,这显然是并代两州加到逐鹿中原的诸侯行列之中的象征。
两心
之振奋,一如他们麾下的领兵将领,请战之声,开始在左右卫府上空回
不休。
战争的脚步声在并代两州还没有消失,就再次变得清晰了起来。
而这一次,和以往的战事都有所区别,这种区别在哪里,几乎所有收到风声的代州旧都能隐约感觉的出来。
总结出来,其实只有一句话,总管雄心渐起……
……………………
大业十四年十月末,随着一行顶风冒雪迤逦进
晋阳城,李
等待已久的好消息终于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来的是突厥使节,他们打着王庭的金狼旗,举着羊旄,极为正式的出使南来。
虽然是好消息,这代表着大隋义成公主阿史那杨环,终于掌握住了突厥王权,并代两州北方,出现了一个极为强大的盟友。
可李还是不太愿意看到这些突厥使节大摇大摆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当然,这也只是些心理上的不舒服罢了,突厥使节的到来,会告诉并代两州的所有,他们和突厥有了比较友好的来往。
不管李愿不愿意承认,事实上,这对于并代两州大部分
而言,是一支非常强劲的强心剂。
即便是与突厥有着仇恨的马邑,雁门,也不例外。
主使还是那个,这会儿李
才算是知道了她的全名,阿史那牡丹。
一个听上去非常怪的名字,也肯定隐藏着很多故事,可李无心追究这些。
使节来到,李也没怎么怠慢,迎于晋阳城门。
冻的已经做鹌鹑状的阿史那牡丹,见到李的时候,没有再释放她那独有的笑声,更没有责怪李
迎接突厥王庭来
太过怠慢的意思。
而是立即在马上挥退从,恭敬的抚胸行礼,“英武的将军,您真的让可汗震惊,您现在已经是……我们突厥
最为……尊敬的敌
了,您的名声,正在
原上传播……”
说到这里,脸色古怪的加了一句,“有的
还给您起了称号,天之鞭……”
(月票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