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战略(二)(2/2)
远了些,却可以往来呼应。”
“一旦占住了涿郡,兵员粮就都不是问题了,云内有战马,河北有兵员……到了那个时候,不管是谁,就都要听听咱们的声音了。”
“当然,这要选个好时机,要做到……嗯,师出有名嘛,我派了陈圆出去,就是为了这个,现在飞狐道应该在咱们的手里了,中间隔着个灵丘,不过现在灵丘残,估计也没几个
了才对。”
不出意外的,李碧再次被他说服了,而且,这样长远的目光,更让她感觉到了几分惊喜,雄才大略这样的字眼儿,瞬间便出现在了她的脑海之中。
实际上,她又高估这厮了。
李向来的行事作风都是着眼于眼前,然后才会向前打望一下。
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杨信来到云内后说的一句话。
涿郡膏腴之地,可惜被一群鼠辈所据。
涿郡有那么肥吗?三次北征,都以涿郡为起点,涿郡的百姓肯定被糟蹋的不轻,但真的是太肥了。
因为三次北征,都在涿郡囤积了大量的粮,只要每次能剩下一星半点,就能让涿郡肥的流油。
要不然的话,河北,山东军,也不会屡次进攻涿郡,都是闻着腥味去的,但每次面对十万乃至十数万的
军,涿郡守军依旧不慌不忙的战而胜之。
依仗的就是粮充足,军械齐备而已。
所以,涿郡守军只要自己不,北地还真没谁能动得了他们。
郭绚剿匪,兵败被杀,其实算是涿郡守军第一次内耗,让他们实力大损,而没了郭绚坐镇,罗艺,赵十住之流,斗起来也就没多少约束了。
李的企图,就建立在杨信对涿郡的一番描述之上。
所以说,借兵出去,除了向杨氏这样的大阀示好之外,那就是探路了。
李要等的,其实也不是别的,就是在等杨义臣离开河北,或者,就是涿郡内
的消息,这两个只要有一个成真,他就会率兵进军涿郡,至不济,他娘的将涿郡粮仓里的粮食军械都弄回云内来,也就不枉走上这一遭了。
这一晚,夫妻两个谈到很晚,大略也就定了下来。
其实吧,说的好听点,两夫妻大权在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往不好听了说,如此决定千万生死的事
,却决于两
之间,只能说是恒安镇乏
可用了。
而最后的决定,也不过是个等字。
等河北传来的消息,也得看看马邑会不会出什么变故。
但这番相谈过后,两夫妻却是对马邑城迅的失去了兴趣。
在这一点上,李看的其实非常准确,马邑无险可守,得了马邑,必须南下雁门,来找一找战略回旋的空间。
而雁门坚城,数十万突厥都未曾攻下,他们这点
马,还真不够瞧的。
尤其重要的是……师出无名。
官军的身份现在是不太好用,但反贼这样的名儿,却也绝对没
愿意轻易戴在
上,别看如今大家都在想着造反,但只要身有大隋官职的
,只要思虑清晰些,就没
愿意沾上反贼的边儿。
这就是所谓的大义名分了。
这东西有点既想当表子,又想立牌坊的意思,但却是世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则,大
物们认这个,军中将领们也认这个,甚或是天下百姓,也认这个。
闷起来造反的
王们,称帝称王,也无非是想有个名义而已,但无一例外的,都会被这个规则排除在外。
你根本没那个天赋光环,强要为之,身死名裂是必然的下场,于是义军领们,也就纷纷成为了他的垫脚石。
一直到有那么一个,占住了大义名分,于是也就成了天命所归。
李没那么多的想法,但不自觉的,夫妻两
却都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这就是规则带给
们的影响了。
于是,他们也就和义军划开了一道无法逾越的沟壑。
官军之所以为官军,匪之所以为
匪,分别之处,也就在这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