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收获(2/2)
李带兵小心的游
在定襄郡边缘处,一直到东边传信过来,大军正在南撤,定襄郡也毫无动静。
但李知道,这样的行动以后要谨慎再谨慎了,突厥
虽然脑子不太灵光,但那么多
,总归会有些聪明
的,他们会很快做出反应。
至于突厥能不能猜到敌
是谁,呵呵,这个问题问的很没必要。
那么的牛羊,你想掩盖痕迹又怎么可能,都往南走了,那还能有谁呢?
这次没有什么意外,也没再遇到什么金狼旗,附离子,突厥公主之类的怪东西,四天的功夫,四千骑兵就已经撤回了长城之内。
一击而中,进退如风,李很满意自己的杰作。
今年的行动,也到此为止了,等明年,他还会派到云中
原寻找机会,当然,突厥
要是反应太过激烈,比如说一怒之下,十几二十万
的杀过来,那就两说着了。
过了长城,大军宿营,李才开始命
清点伤亡,外加看看有多少收获。
死了十六个,伤了二十六位。
而赤六安部落的富裕程度,给了李很大的惊喜,膘肥体壮的牛羊可不是去年冬天跑瘦了的牛羊可以比得了的了。
有了这些牛羊,明年云内在粮上,大致便可以做到良
循环了。
在云内官吏的计算下,明年云内城中,应该保持三四万的,就差不多了,其他的都要出去牧养羊群。
云内,或者说是晋地北部边塞,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让生活在这里的不用耕种,可以和
原部族一样,过上渔猎,游牧的
子。
当然,这些还称不上什么惊喜。
让李感到有点惊讶的是,竟然弄回来了不少粟米。
当然,转转脑子其实就能想明白,这些粟米自然不会是突厥种出来的,从哪儿来的,那肯定是来自大隋的马邑,雁门,楼烦几郡了。
找来俘虏问了问,李也乐了,去年突厥
大举南下,回去就分这点粟米了。
因为赤六安部和王庭比较亲近,还多分了一些,之后各部细细清点伤亡,又纷纷叫苦,分的东西根本不够塞牙缝的呢。
突厥受的伤比想象中的还重。
秋末作战,牛羊吃了无数,回去原,又冻死了一批,好在,还能保存下来留着自己食用,到也不算
费。
但牛羊来回奔波,瘦的很快,到了冬天,很多就熬不住了。
这种反应几乎是连锁式的,顿时让一些中小部落受不了了,于是,他们又分得了一些粟米,算是王庭补足他们的损失,赤六安部趁机又弄了一些回来。
粟米这东西,原
吃不太习惯,多数都成了喂养
隶的东西。
一年下来,也没消耗多少,又因他们存储的不好,有些还霉了。
就在他们想着用粟米去别的部落换点东西,或者直接喂给战马牛羊的时候,李带兵冲进了他们的部落,堆成小山似的粟米也就成了隋军的战利品。
这些粟米有多少呢,将领军兵们都没细数,回到云内后,王庆带清点了一下,才告诉李
,有二百多石,不算多,恒安镇军敞开了吃,能吃上两三天呢。
李到也没觉着丧气,能吃上三天是三天,粮食这东西现在不嫌多。
当然,进了长城清点战利品的时候,尉迟和步群已经告诉了李,赤六安部落中的粟米还有很多,但……带不回来啊,这到是让李
有点后悔了,当初带
到
原侦查的时候,应该进这个部落看看嘛。
出兵的时候也好准备些马车什么的,把粮食都拉回来多好?
另外,赤六安部落中的金银细软也有不少,贵族们的家底很厚实。
可惜,这些东西只能存在恒安镇的库房中了,现在用也用不出去,身处世,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吃的东西才最为珍贵。
让李感到稀的是,赤六安部落的领赤六安捉,竟然还珍藏一个从西域弄来的,也不知是哪个倒霉国王戴过的王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