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年关(大力求月票)(2/2)
,都已被他掌控多年,杂七杂八的几乎一个都没有,比从辽东带回来的一千
马,要单纯的多的多。
李碧之后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这支隋军上面,刻下自己的烙印。
李没管那么多,
多了,自然权力也就大了,是好事儿,也没必要想那么多,军
的事
,需要军
的手段来解决。
更何况,他手中还有一千从辽东带回来的马,这里的每一个
,都会明白他的分量,不需要用过多的言语来表述自己的与众不同。
就像当初随军去河北,到来,几个不听话的旅帅,都被他治的服服帖帖,而在恒安镇,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这些隋军军官,都是些粗,当然了,李
也细不到哪儿去。
凑到一处,军官们往往要多敬李几杯,镇军参军这个职位吧,有点虚,想要有所作为,还要看跟镇将的关系如何。
关系不好,那就是靠边站的命,实权呢,或归镇将,或归手下将领,不一而足。
但关系好的话,就大有不同了,会直接变成军中的第二号物,位于诸将之上。
显然,李的
况就属于后者,不同的是,他跟镇将的关系太好了,都快好到一家里去了。
第一次跟众正式相见,大家伙的心思差不多,除了要给李参军留个
刻的印象之外,那就是多喝两杯增加感
了。
李酒量还算不错,但架不住
多啊。
这个说,参军啊,咱们在辽东跟您走了一路,您看,这得多喝点吧?
另一个直接就说,您看俺这么大岁数了,还在您收下领兵,这碗您得了,不然俺这心里不好受啊。
得,都是在军中厮混久了的物,那理由找的都花样翻新了,算是让李
长了一回见识,
还没认全呢,李
就喝的舌
都大了。
不过,心思还算清明,谁是点到为止,谁有意灌他,他是记得清清楚楚,这账过后有点算呢。
不然的话,都当他这个参军年纪小,好欺负是吧?你看咱从辽东带回来的,多老实,就是他娘的老实的有点过,不知道过来帮着挡一挡,不是想看老子笑话吧?
酒醉心明,这些新来的只是听了些李参军的传闻,明显不晓得李参军的诸般手段,以及那你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你一年半载不舒服的心肠。
李这边喝的是颠三倒四,却不知道自家妹子这个年过的有点悲剧。
李春是跟严闾几个
一起吃的年夜饭。
这会儿,严闾就是众
的领了,不是因为这
多有领袖气质,
格魅力什么的也无从谈起,只因为这厮杀的
最多,其他几
都心存畏惧的关系。
别看严闾唠叨,但
家那也是分
的。
黄友和陈三闷喝酒,时不时
谈两句,从不去主动招惹严三郎。
只元朗不停的跟严闾碰杯,严闾
有一搭没一搭的抿一
,唠叨的话全冲着李春去了。
“你呀,别老是想着大哥怎么怎么,专心练剑,过不了几年,你就能站在你大哥身边,其他……加一块都不是你的对手了……”
他这也算是因材施教,看出李春着紧这个哥哥,总是拿这话来激励于。
不过这话李春已经听的腻了,哼哼了两声,只是一心听着前堂的动静,很想到前面去看看,别让大哥喝多了。
严闾还在继续,“俺师傅,也就是你师爷,是从南边过来的,刀出北地,剑出江南,那是一点也没差,哪天得了功夫,师傅带你去江南走一遭,见识见识那里用剑的好汉。”
元朗在旁边就问,“您去过江南?”
严三郎明显被问的有些尴尬,接着就冷哼了一声,“哼,早晚要去的……”
于是,一桌都憋了笑。
李春也回过来,笑着就问,“师傅,你用剑就够厉害了,师爷岂非成了仙?”
徒弟接话,严三郎“老怀大慰”,“你师爷不如俺厉害。”
啊?这个回答有点出乎意料。
严三郎得意非常,抿了酒道:“你师爷说了,这叫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别灰心,你师爷你教出你师傅这样的弟子来,你师傅也能把你教出来。”
“俺跟你大哥回来,是他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了……”
“师傅,大哥说了,您是他捡回来的,而且捡的时候,根本没想好有什么用。”
李春这孩子,彻底被李给带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