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溃退(2/2)
气的样子,李的肚皮不争气的叫了起来,不怪这些家伙中看不中用,太饿了。
没去管四散奔逃的高句丽,都不用发什么军令,大家不约而同的涌回了营地,四处找了起来。
吃的,还是吃的,这次连马邑隋军,都不管不顾了起来。
因为这两天的消耗,实在太多了,能吃上一段时间的,迅速的都进
了各
的肚囊。
不管是因为增加了三百多,还是因为战前要保持充足的体力,反正,这一队
马,也已是处于断粮状态了。
其实不用怎么翻找,李只是瞅见营地中没被大水冲走的驮马,心里就有底了。
马虽然不太好吃,据说吃了也不太健康,但别说马
了,饿极了,
都能啃上两
的。
壮志饥餐胡虏,笑谈渴饮匈
血嘛,说的多好?
更何况,大水一过,岸边地上,到处都是鱼虾,高句丽没顾得上这个,对于隋军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
当然,只要沿着水源走,其实隋军就饿不着。
丰富的淡水资源,足够军们取用。
可惜的是,这只是臆想罢了,萨水这地方,肯定不能久留。
营地中,陆续响起了隋军士卒的欢呼声,他们找到了食物,,鱼
,面饼都有,甚至还有很多腌菜。
这在意料之中,*千的大营,就算被大水冲了一遍,也一定会剩下一些辎重才对。
对于高句丽的刀枪弓箭,隋军将士都是不屑一顾。
聚集起来的食物,先是让众大吃了一顿,然后剩余的,都放在驮马的背上,隋军这才心满意足的撤离了营地。
趁着天色还亮,他们又渡过萨水,没有顺着河岸走,他们直接钻进了山林。
山路难行,何况还有驮马,这一路就更慢了。
不过吃饱喝足之后,又扔掉了身上所有的累赘,军中上下,走的都很安心。
不过,等他们登上一座山,山脚下,长蛇一般的
群,顿时让他们惊住了。
而在远方,萨水两岸,都是密密麻麻的,那是隋军主力在渡河。
隋军班师了。
李带着
,赶了回来,跟李碧说的
一句话就是,“大军溃了,以后就是咱们自己做主了。”
实际上,这里的每个,都能看得出来,大军还没有溃散,应该叫且战且走,或者叫撤军。
但李说的,也绝对不算错,眼前的大军,已经是极为混
,争相渡河的时候,有的地方,已经开始上演了自相残杀的戏码。
形容枯槁的隋军士卒,筋疲力尽的渡过被冲刷一新的萨水,有很多,直接被淹死在了不算
的水里。
而渡过萨水的隋军将士,也都好不到哪儿去,随着流的前进,不时有
倒下。
隋军的各色旗帜,消失了大半儿,沿途之上,到处都是隋军将士丢弃的铠甲刀枪,这已经是一支,离溃败只差一线的大军了。
他们和另外那个时空中的大军相比,区别只在于,他们躲过了被高句丽半渡而击的命运,只是,他们逃不脱溃败的宿命。
站在高处的李等
并不知道,击溃这支大军的,又是高句丽
的诈降消息。
可笑的是,纵观辽东一战,满篇都是高句丽的反复无常,更可笑的是,隋军竟然屡屡相信了高句丽
。
这样的事,史册上也是绝无仅有。
但你不能说这些都是巧合,或者说隋军上下,都是糊涂。
因为,之前,那是隋帝杨广的独角戏,而之后,却是三十万大军的群演,已经来到极限的大军,在平壤城二十多里处,听到了高句丽降顺的消息,一下子,弦儿就断了。
实际上,不管高句丽是不是诈降,想让大军再走二十多里,去到坚城之下攻城,也是不可能了。
于是,在接到高句丽传来的降书之后,掌军的两位大将军,顺势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其实,他们根本没给高句丽反复的机会。
可以说,三十万大军,自己击溃了自己。
而当撤军的命令传下,隋军便也走上了充满死亡和绝望的地狱之旅。
这一天,担任大军殿后的左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在了萨水南岸。
不过,没有经过大水的波及,辛世雄一部,却也重创追逐而来的高句丽大军。
这个时候,隋军已是走绝境不假,但高句丽
其实也是痛苦难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