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报刊(1/2)
“报刊?”
刘大能几面面相觑。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同时连忙用小本本给记了下来,知道今天又学了一个新词。
陆舟接着解释:“所谓报刊,就是报纸之类的刊物。
报纸就是薄纸张,上边印有需要宣传报道的消息,送到所有民众的手里。
以现在生产部的技术来讲,印制不成问题。
刻好模板之后印刷出去,还可以分为刊,月刊......
你们这段时间,在墙上书写大字报不是废了许多时间?
而且影响的地区有限。
低成本的报纸就不一样了。
里边可以穿有我大夏国的军队战绩,基础农用知识,各处土地风貌等等......”
陆舟一面说着,下方的几脸色愈发明悟。
刘大能更是激动得一拍老腿,能从其中想到更多远的方面。
这一些报纸,能够在吸引眼球的同时,进行思想方面的传输,同时还能激发国民求知欲。
可紧接着,刘大能想起什么,又是皱起了眉,说道:“王爷,报刊的事
大有意义,只在天武城乃至陆庄的话倒还好说。
可是现在幅员辽阔。
想要将报纸的信息统一传达到全国各地,是没有那么容易。
就算是在原,可许多平原之间,还隔有山林湖泊。
有时候还有荒漠,甚至有的地方像是在过春天,有的地方像是在过夏天。
消息传到的时候,早就延误了......”
“的确如此!”
陆舟点了点,赞同道:“你说的不错,所以需要有月刊。
报纸种类也可以不是单一,合适的时候,军用驿站可以对报社的记者开放,用来传递消息。
具体的,还得你们看着解决。”
陆舟说完,又解释着记者是个什么意思。
“明白了!”
几记下小本本,同时若有所思着,领到任务就退了下去。
接下来,文化部的吕不川过来汇报,是全国学堂跟夜校的建设事宜。
可翻来覆去,资源没有问题。
还是说着领土辽阔,哪怕有足够多的汉派遣,也难以做到全国统一。
毕竟地广稀的地方太多了。
陆舟也清楚,有些事不能
之过急。
原上松散了几百年,要抓起来也不是一
之功。
所以对吕不川等只是鼓励。
让他们把更多完善的部署,放在主要有汉居住的城镇。
陆庄的潜力更不用说,还有就是河套平原,那边更是新的希望之地。
“明白了!”
吕不川也领命退下。
.......
国土连通的事愈发紧迫。
要是新的动力源出现,就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于是乎,陆舟离开大殿之后,又来到了徐光明等的临时研究所。
现在天武城内的实验室重新启用,科技部把他们的试验品带到了这里。
这是一个巨大的立体式炉子。
上边结构的连接方式,都是用陆舟提示设计出来的螺丝螺母。
同时,工业各方面体系也是相通的。
镗床加工线膛火炮的技术,现在改进之后,也可以用来加工蒸汽机的气缸。
没有热膨胀技术,但是还有不限资源的优质钢铁。
所以,现在就从部件设计上来说,没什么问题。
其实,现在各类轴承的出现后,就解决很大一部分工业生产上的困难了。
“王爷,气塞的尾部采用铜制垫片,目前来说还算可以。”
徐光明神采奕奕,向陆舟演示了一番。
整一个画面很原始,他们是把蒸汽机放在砖砌的炉子上。
钢铁传动装置的下边,就如同一个火炕。
等锅中水冒起烟雾,后边的连杆传动装置也摇动了起来。
然后带动顶的巨大
子,缓慢转动。
伴随着蒸汽排,跟机械有节奏的响动。
哗!
整个实验室内,顿然欢呼。
现在是简单的单杠结构,转换率跟不上去,但动起来是完全没有问题。
陆舟也很是满意。
不管怎么样来讲,这是一个蒸汽机,它出现了。
徐光明满面红光,说道:“王爷,根据你说的改动,这次没有轴承卡顿的现象,所有传动吃得紧。
接下来,只要完善气密,多增加功能结构。
就能拉出去,测试所谓的火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