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t f ?(092)杀开南宁(2/6)

“放!”

“修正XXX~放!”

弹丸接二连三向对岸,烟花在机枪巢上下左右不断开,但似乎阻止不了桂军枪手杀戮的决心。

“这是怎么回事?明明中了为什么无效?”陈仲弘低声问道。

“砲弹和引信不对…”我回答道。

“喔?!”陈仲弘邓先圣两同时低声疑问道。

“现在打的是榴散弹,榴散弹引信时间没调对…”我应道。榴散弹就像一发超大散弹枪子弹,内含100到300颗铅弹,榴散弹内有一条点火索,会依据点火索长度在不同时间将内部的铅弹全部发出去,是19世纪末到欧战期间英法两国砲兵主要的砲弹种类。榴散弹对空旷地上行进的步兵威力极强,但对隐蔽在壕沟中的士兵效用极低。德国早就发现这个事实,在1916年后就放弃榴散弹改用榴弹,但英国法国因为兵工厂生产弹差,明知效果不好还是一直生产到战争结束为止。

“榴散弹点火索秒数要算对,裡面的铅丸才会打到正确的位置…”我说明道:“点火索要先烘烤过,点火时间才会准…粤军点火索应该没烤过,所以才会每发砲弹有的发太早、有的太晚,造成散弹不是太高就是太低,打不到预定位置……。”

“原来是这样……。”

“这点之前在砲兵营上课我都说过…”我放低声量道:“好在我部现在已经不用榴散弹了。”

“真是汗颜…之前上课都没注意听这段…”陈仲弘道。

“没关係,以后如果缴获山砲或速砲,要特别注意就是了…”我轻抬嘴角道:“不然打了半天都是白打……。”

“原来砲兵打砲还有这么多学问…”邓先圣恍然大悟道。

“很难的,还要算数学,什么三角、仰角,还要算秒数…”陈仲弘一幅老经验道。

“这些资料都要先准备好,印成一张击诸元表贴在砲上”我说明道:“临时再算就来不及了,欧洲列强都是做成计算尺,多远距离、什么砲弹、仰角几度、飞行几秒、引信设多少都刻在尺上,要用时一拉数字就出来了。”

“所以现在?”邓先圣明问道。

“不知道就不知道囉…今天我们是来观战的…”我佯作什么都不知道。

“明白,有机会再向司令讨教…”陈仲弘道。

粤军砲手一次又一次调整击诸元,约莫10分钟后终于端掉对岸第一处机枪巢。

哒哒哒~哒哒哒~桂军机枪不停徒劳地出弹丸,慢慢逐一被粤军火砲压制。

渡河粤军已超过千,蝟集青秀山山脚下无苍蝇似地蠢行躁动,谁也没有朝上跨出第一步。

“你们注意看,渡河序列不对…”我对陈仲弘与邓先圣说明道:“现在十几路渡河,看起来是每一路一个连…先锋渡河了但部还没渡河,所以才会一大群挤在山脚下不知到要做什么,让桂军打着玩……。”

“那该怎么办?”陈仲弘问道。

“这就要看平时怎么训练部…”我回答道:“如果平常训练重点放在排长上,就一排4个班、4条线并列渡河,这样一上岸排长就可以掌握部队立刻执行下一个动作,不会像现在在岸边挤成一团、没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不可能一个连十几条线同时渡河吧?”陈仲弘追问道。

“一个连就要分梯队,三个排每排4条线、每个连4梯渡河…”我说明道:“一个连同一个正面渡河会太宽,连长掌握不了。一个连分成4梯渡河,找练的排长打第一波、连长在第二波、副连长第三波、军士长压第四波…这样就算前几波打掉了,后面还是有资部可以带着大伙继续打……。”

“兵器打第四波吗?”邓先圣问道。

“没一定,看敌…”我解释道:“突击过河时要特别注意组、火组和迫击砲组位置。”

过去两三个月我特别提醒李德邻和白参谋长着重战斗工兵训练。

“放在第几波一切看敌和我军炮火准备…”我续说明道:“敌阻绝工事做得够、铁丝网碉堡工事多,组就要往前…这部份看多了你们就知道怎么摆……。”

“引信怎么设?”陈仲弘较了解第一线实务问道。

“看敌方有没有顶盖…”我简略解释道:“无论敌是机枪巢还是渡船,有顶的会挡住碎片、用榴弹炸、用震波打昏敌,没顶的用榴弹空炸或用榴散弹打、直接杀伤敌──记得要抓秒数,榴弹空炸或榴散弹都是在10米到20米间高度效果最好,打太高或太低效果都不好──抓住时间事前要先试几次,抓准时间!”

“喔喔…大概明白了…”陈仲弘满腹狐疑应道。

“我上课讲义裡都有说明不同高度各种不同弹种碎片飞散形…”我续道:“设定火砲击计画时记得参考,这样才能用最少的弹药造成最大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