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顾温知(1/2)
顾老三得了父亲的嘱咐,每勤勤恳恳的去老宅打扫,还专门从顾如槿那里要了一只小瓷瓶,折了枝杏花
上,摆在堂屋正门。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早春天气还很凉,山上的杏花更是只打了花骨朵,顾老三折来的这支,还是找了好几棵树,才找到这么一支开着两朵花的。
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倒是开的烂漫。
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节快到了,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好时节,村里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
顾老三除了每看顾老宅,便是和顾安郎一起去地里拾掇自家的十五亩地,他的腿伤早已恢复,如今看不出一丝异样,看着他行动自如,李氏感叹着,银子果然没有白花。
家里的十五亩地,有十亩是顾老年轻时买下的,都是良田,现在种着麦子和玉米,麦子是年种下的,现在正是疯长的时候,玉米是前几天刚撒了种的。
当初顾老夫妻俩搬去镇上,就将地全留给了顾老三,老夫妻俩也不要他的孝敬钱,只需他每年秋收后送来十石粮食。
剩下的五亩地,是顾老三父子三开的荒,才开了没几年,还没开始
税。因为是荒地,肥力不够,并不怎么产庄稼。顾老三盘算着种些豆子,还能喂家里的牲
,顾如槿便提议,种些蚕豆和花生,等收获了,还能给茶楼添两个零嘴儿,顾老三自是一
应下。
清明这天,一早起来天边朦朦胧胧的,看着是要下雨。
李氏出门折了柳枝在自家屋檐下,这种做法一是为了驱鬼辟邪,二也可以利用柳条判断天气。
等李氏将自家屋檐下满,顾老三将剩余的柳枝抱去了老宅。
李氏用艾叶做了青团作为早餐,每一碗红枣大米粥,就着青团吃得饱饱的。
吃过饭,顾老三刚出门,便见二哥家的马车进了村。
见自家男背着锄
回来了,又将大门打开,李氏猜想着定是贵
要到了,赶紧将院子里疯耍的孩子们赶回屋,自己也回屋将刚才弄湿的衣服换了下来。
顾如槿给两个孩子换了轻便的衣服,准备拿着顾安郎给二做的纸鸢去外面放着玩儿,就是见顾老三夫妻俩手忙脚
地拿茶叶摆果盘。
“娘,这是做什么?”顾如槿一手牵一个孩子,身后跟着茶艺和来喜,好气地问道。
“顾家老爷回来了,你爷爷说了,咱们要好生招待不能怠慢了。”李氏一脑地抓了两把茶叶放进茶壶里,扭
又对顾如槿说道,“你快领着出去吧!他们这些贵
最难伺候了,有我和你爹在就行了!”
“只怕来不及了!”
顾如槿话音刚落,只见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地进了门。
打的正是古书生的马车,墨书驾着马车,上边坐着顾书生父子俩。
后边一辆马车甚是朴素,车帘子都已经被晒得掉了色,一个仆打扮的老汉将马车停稳后,恭敬地站在一车旁,叫了一声老爷,车帘子被掀开,下来的却是一个二十出
的青年
,青年
做书生打扮一脸憨厚,他下了马车,转身向车内伸出了手,扶了一位老者出来。
老者看着有七十多岁了,却神十足,雪白的
发一丝不苟地梳在
顶,只用一个黑色布条束着,穿着的一身灰袍不见一丝褶皱,连
枯的手都收拾得
净净的,正是顾家老主子,当年的顾秀才顾温知,而青年
是他的长孙顾远图。
顾温知眼神慈祥,嘴角含笑,看着整洁的院落,暗暗点,看来子砚的后
也是个勤快的。
突然,顾温知打量着院子的眼神顿住了,只见他瞪大眼睛直愣愣地看着顾如槿的方向,眼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你……你……”顾温知如同结了一样。
“大,这是我家孙
儿。”顾子砚上前介绍着,“三娘!快来见过大
!”
“妾顾三娘拜见大!”顾如槿垂着
屈膝行了一礼。
听声音,顾温知更加坚定自己的猜想,两针锋相对这么多年,他怎么可能听不出她的声音!
“祖父怎么了?”顾远图见顾温知一直盯着那年轻的看,疑惑的一瞬间上前问道。
顾温知看了看打扮的顾如槿,又看了看她身后摇摇晃晃站着的顾璟弘,来回几次,摇
道,“看着有些眼熟,应是我认错
了!”
顾温知收起了脸上的神色,也没有进屋,直接吩咐顾子砚带路去了老宅。
老宅这几被顾老三看顾的很好,院里新冒
的杂
都被清理的一
二净,连案几上摆着的杏花都还带着晨露。
顾温知颇为满意地夸了顾子砚几句。
顾子砚只是称都是应该的。
顾温知吩咐着顾远图将屋里的物事又重新擦了一遍,将父母的灵位小心翼翼地摆在了案上。
“不孝子温知,今带父母之灵位归乡,特此祭告,以慰先父先母思乡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