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2/2)
,竟然真的打算做点什么。
“你打算怎么做?”赵浮生吸了一
气,开
问。
姜闻一笑:“其实也没什么,现在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希望有机会上面能够听听我们的意见。”
要求?
赵浮生眉紧皱起来,说实话,对于姜闻的所谓要求,直觉告诉他,这不是个好事
。
果不其然,姜闻接下来的话,让赵浮生脸上的表相当
彩。
“电影管理部门安排时间对国内在内地拍摄的作品进行审查,以使部分从来没有经过审查但内容并不违反国家法规的作品得到与公众见面的机会。电影的审查或未来的分级制度对社会公开。以电影的分级制度来取代电影的审查制度。对本土电影中具有创造但市场能力有限的电影予以政策
的资助和保护,这就是我们的要求。”姜闻看着赵浮生,慢慢地说道。
很显然,这是他和那帮子朋友一起琢磨出来的。
叹了一气,赵浮生知道,自己或许没办法阻止姜闻了。
一群,连行动纲领都弄出来了,可见这帮家伙,是真的打算做点什么,或者准确一点说,他们真的厌倦了如今这个样子的中国电影。
“算了,随你便吧,不过你要记住,这件事,一定要拉着所有,别自己一个
冲上去做出
鸟。”赵浮生想了想,上辈子自己听说过的所谓电影七君子上书事件,沉声对姜闻道:“你可以做召集
,但绝对不能变成对抗官方的先锋,明白么?”
姜闻一怔,随即明白了赵浮生的意思,他是担心,到时候万一谈不拢,自己变成那个被杀儆猴的
。
心中泛起一阵暖流,姜闻点点,表示记住赵浮生的话了。
事实证明,赵浮生的判断,是正确的。
十月中旬,电影局打电话通知姜闻,让他通知王晓帅、娄叶等,一起参加一个会议。
十月二十号,这个后来被秘化了的座谈会终于在首都电影学院的会议室进行了,当时参加会议的被分成电影局官员、电影学院领导、独立电影
、电影学院师生四个部分,据与会者之一的娄叶回忆说,“一共来了一百多
。座位做得非常滑稽,整整齐齐地划分了两排,一边是王晓帅、姜闻和我以及其他几个
,我们都是发了言的,还有其他一些
,不是他们不愿意发言,而是当时的场面就没有时间给大家发言。”
在这次会议上,姜闻代表大家念了一份事先起的提纲,这份提纲经过
思熟虑,有四条明确的意见,其中三条和审查制度有关。该提纲有三十六
签名,全都是独立电影
以及圈内的青年导演以及演员。
因为该事件的典型和历史意义,这一天,被称为“独立电影复兴
”,而姜闻,则被称为“青年电影代言
。”
s:求订阅,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