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青儿定亲(2/3)
啰七八嗦的,竟说些没用的话。你倒是把方是谁,
品相貌如何,出自何家这些事
给我
代
代啊。
许是青儿太羞窘了,信都到中间部分了,还没提及……瑾娘就郁闷坏了。
这时候一侧的徐二郎却已经看完了书信,顺回答了瑾娘,“不是别
,正是老太师的嫡亲孙
。”
“老太师的嫡亲孙?”瑾娘狐疑了片刻,才恍然大悟,副山长致仕前就是正一品太师。他虽然已经致仕许久,但在朝廷的
脉和积威还是有的。更有
传说当今允文帝今年过节时,还曾亲自登门探望老太师,于是这老太师的名号就更响亮了。
原来副山长就是老太师啊。那老太师的嫡亲孙,可不就是副山长的亲孙
?!
这亲事好啊。这算是亲上加亲了。瑾娘高兴的拍手,这婚事不错。
可很快她又陡然想起,“这辈分是不是差了?”
据说老太师的长子,也是他当做弟子教养的。之后老太师又教导了不少学生,但这些学生都称呼太师的长子为大师兄。就连青儿,也总是呼“大师兄”。如今他即将娶大师兄的亲闺
……按辈分,那应该是他侄
才是。这辈分……
瑾娘瞬间汗颜,“老太师怎么想的,怎么就把这两撮合在一起了?这不合适吧,都差辈了。”听说老太师是个非常固执己见,且迂腐古板之
。要不然也不会因为允文帝和官员夫
苟且,气的对当今帝王
大骂。
由此一件事,就可知道,这老太师当真把这些伦纲常看得非常重。那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才让老太师走投无路之下,选择宁愿被
诟病,也要撮合青儿和亲孙
呢?
瑾娘想不通这个问题,就问徐二郎。
徐二郎就笑她,“说不得青儿在信中会有解释,你倒是先把书信看完,再来问我。”
好吧,我先看完就是了。
瑾娘接着往下看,眼见着下面没几行字了,才见到青儿含糊的将事的因由略一
代。而事
的真相竟然是,允文帝想将刑部尚书的嫡
赐婚给已加冠,却还没有定下正妃
选的五皇子。老太师不想站队,更不想掺和进之后的夺嫡是非,所以当即离断就拒绝了。
但不管怎么说,那也是间帝王。老太师已经致仕不在乎皇帝厌恶,可家族还有不少子弟在各处为官,他老了,心肠略软和了些,没年轻时那么冲动,倒是也知道为子孙后背留一条路。于是,拒绝时还找了个借
,倒是孙
的婚事已经定下了。
既然这话说了出去,那不管孙的亲事究竟定没定,那都一定得定。
可话又说回来,那亲事明明没定啊,一时半刻的去哪儿找个合适的把亲事隐秘的定下来?把这糊涂账给糊弄过去?
京城的世家子弟肯定是不行的,毕竟早先就是因为觉得不合适,才迟迟没说和。如今再去说和,家还担心担上欺君的罪名呢。所以,在
好的世家子弟中找,明显不合适。
那就在亲眷中找。
可亲眷中有一二合适的,身上多少有些瑕疵,让不那么满意。要不就是没有上进去,读书天分平平,要么就是难有大作为,不足以匹配家中的好姑娘;更有那沾花惹柳,家中污糟一团的……
选来选去,实在没选,也是被
的没办法了。老太师找上了青儿,而青儿思考后应下了。
瑾娘看完书信意识到,这位老太师,应该是那位刑部尚书的父亲。而刑部尚书位列正二品,在朝中也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话又说回来,刑部尚书姓什么来着,她怎么觉得似乎是听谁说过这一茬子似得?
瑾娘想脑袋,突然想起,老太师姓柯,那刑部尚书必定也姓柯。
而柯这个姓氏,当真不常见。偏偏她所认识的中,还就有一个姓柯的。
再联想到柯柯和翩翩年岁相仿,父亲貌似也是朝中威严赫赫的官员,瑾娘多然一激灵,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事实。
她小手拽住徐二郎的衣袖,“刑部尚书,是不是娶了当朝一位公主?”
徐二郎看她面色就知道她到底想问什么,就轻笑着护着一双儿说,“刑部尚书柯岩之,娶的正是当今的五公主。”
柯柯的母亲,可不就是当今的五公主么。
石锤了!再没跑了!柯柯眼瞅着就是她弟媳了!
这种拉郎配,我的天,瑾娘再是没想到了。
她就哭笑不得的将书信递给徐二郎,让他看,一边还说,“你肯定不知道,青儿即将娶的那个小姑娘,就是和翩翩好的柯柯。咱们早在应天书院见过一面,那时李和辉带着柯柯在书院参加杏林节。”
瑾娘说完这些,又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这些事徐二郎肯定都是知晓的。她又不是自己,对朝中官员一知半解。他在京城混了几年,怕是京城中一些官员的家谱都能说上一二。至于这些官员家的后宅
眷,他虽然不会注意,但柯柯那事儿又不同,毕竟他是李和辉的表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