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功名旗杆(2/3)
可要居功。
比不得徐二郎的书信语言简练,直指中心,瑾娘的书信就琐碎多了。先是写了家中几个孩子如何,又写徐二郎考前的准备工作怎样,还把金銮殿上发生的事,转述给徐母,图她一乐。此外还写了三郎在军营不错,已经来了两封家书,他读书识字兵法学的好,加上武功卓越,很受上司赏识,已经被
格提拔为小队长。又写她如今肚中的孩子如何,府中的
往来怎样。最后才又写到,因为陛下让二郎半月后
职,时间紧迫,他们就不回平阳来了。另外还叮嘱徐母,说是过些时
许是会有差役和礼部的
来平阳,为的乃是功名旗杆的事儿。
古代有功名旗杆、旗斗和牌坊。若中秀才,可以立旗杆,旗杆上没有旗斗。若中举,立旗杆,旗杆上一个旗斗。若中状元,有三旗斗。若是族中出了一品朝廷大员,则可在族中祠堂前,立四斗旗杆。
平阳镇秀才十多位,举只有四
。当然,那是以前,如今么……不算已经脱离了举
范畴的徐二郎和林父,至今还是四位举
。只是其中一位老举
,也就是当时石老太爷想让徐二郎拜师的那位,在他们搬离平阳镇前几个月就仙去了,而如今又多了一位郑顺明郑举
。所以,整个平阳镇的一斗旗杆,数来数去还是四支。
三斗的旗杆那真是从来没有过的,四斗旗杆更是想都不敢想。而如今,徐二郎中了状元,按例朝廷当在徐家宗祠外设立三斗旗杆。
这是大事儿,普天同庆的大事。
因为这件大喜事,徐父和徐母连徐二郎不能回来的怨念都散了。他们红光满面,一个个激动的双眼泛光。
三斗旗杆好啊,这旗杆立起来,只要不是天灾祸,几百年都不会倒的。那么后世子孙就都知道,他们徐家出了一个状元,而他们这对状元爹娘,也要跟着一起出名了。
徐父摩拳擦掌,连道几声“好好好。”
徐母就说,“你现在就去找族老,让把宗祠那边好好休整休整。别礼部的郎官来了,看到那里还污糟一堆,那就丢二郎的
了。”
“是是是,我这就去。”
事实上,哪里用的着去收拾呢?
一个宗祠是一个族姓的颜面,哪怕是一家一姓之,不管各家府上收拾的体面不体面,反正宗祠前后左右肯定都要收拾的妥妥当当,
净整洁。
徐家在平阳镇的宗祠就是如此。
甚至因为徐家族大多富裕,宗祠还远比别
家的更加壮阔宏伟。那一圈宗庙,占地面积可不小,宗庙旁种着诺大一株银杏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葱茏茂盛着呢。当时指点徐家族
将宗祠设立到这里的神棍还曾说过,看这银杏树的兴衰,就可以看出这一族的兴衰。意思就是,银杏树与徐家的荣辱富贵息息相关。
之后徐家的繁盛,也正好应和了神棍的话。所以徐家对这株百年银杏树照顾的特别周到,以至于这树越长越茂盛,体型也越来越庞大,枝
渐渐伸展出去,甚至把半个宗祠的面积都遮蔽起来。
族中都说“这是徐家还要继续昌盛的征兆”。也正是因此,当初平西侯府打了败仗时,平阳镇徐姓的族
都丝毫不惊慌。毕竟他们亲眼见到银杏树葱茏茂盛,那么平西侯府就不可能败落。换句话说,即便平西侯府败落了,徐姓肯定还有
要崛起,要继续照顾他们这些姓徐的族
。
而如今,那个可不就起来了。
只是,任是谁也没猜到,那会是被爹娘以死相
弃武从文的徐二郎。
徐二郎早先他们都是看好的,毕竟他根骨好,习武是一把好手,武功练的比谁都高。偏这小子脑子也灵活,兵法计谋也得心应手,那时他们还说,这小子要是上了战场,说不定还真能挣个官爵回来。
熟料大郎战死,他父母就走了一步臭棋,着孩子弃武从文。当时他们都以为这孩子要废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该劝的他们都劝了,可徐父徐母铁了心要孩子读书,他们也没办法啊。
倒是不想,争气的孩子到哪里都争气。
二郎这小子不声不响中了举,前不久中了贡士,这才多久,又中了殿试
名,被陛下点为状元。
状元啊,三年才出一个。他们整个朔州,迄今为止也只出过一个状元而已。
大喜!大喜!这真是足以记族谱的大喜事!
徐姓族喜形于色,奔走相告,于是不过多长时间,整个平阳镇的
都知道,徐家的那个徐二郎出息了!中状元了!!!
平阳镇的百姓还以为幻听了,以为徐家的青天白
在做美梦,可随即就有
看到县令亲自带了
到徐家去,那这是就是铁锤了!!
徐家的那个徐二郎他真中状元了!!!
整个平阳镇的都轰动了!!
就有那看心思机灵,会来事儿的,赶紧跑到林家去。
林家和徐家同在一个镇上,只是住的远,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但是这点距离算啥,对于有心卖好的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