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苦尽甘来,高光时刻(1/2)
最终还是老太太做了回主,那一块八毛五分钱让吴恪自己留着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吴恪留着这钱,倒不是为了自己个零花。
而是为了买更多的小
书,提升书屋的吸引力,从而形成源源不断的客流量。
这才算是走上良循环的道路。
翌,又是新的一周。
吴恪并没有逃学开书屋,而是规规矩矩地去上学。
反正书屋刚开业,平里上学时间也不可能有什么客流。
只是他这回特地挑了十多本小书带着,店里有复本的那种。
然后一到学校,就全都散了出去。
大大方方地在学生群中随便传阅,唯一的条件就是,传阅的同时必须相传一句话。
‘想看更多的小书,就到五福巷的三味书屋来。’
传句话而已,这又有何难的?
于是十多本小书,在五福巷小学校园里,大受欢迎。
只是小学生们看完了才发现,这十多本小书全是那种系列连载的故事书。
预知后事如何,只能到三味书屋去看了。
当然,家里有钱的也可以自己掏钱去买,但指定是没有去三味书屋看来的划算呀。
就这样,不出三天的功夫,三味书屋的单客流量便突
了100
次。
以至于即便营业时间不如周天的全天候,但收却轻而易举地超过了周天的营业额,突
了三块钱大关。
广告的效果不错,可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至少十多本小书,一不小心就被老师没收了两三本。
于是吴恪一咬牙,又补上了那几本的空缺。
书屋的收稳步增长,但吴恪的表现,却始终古井不波。
仿佛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样。
这让白芷晴暗暗崇拜的同时,又不禁啧啧称奇。
高都是这么低调的么?
然而吴恪却是自家知自家事。
这一周来,书屋虽说攒了20来块钱的收,可全都用来购买新的小
书了。
现如今,三味书屋又多了近百本新的小书。
而吴恪的兜里,却还是和以前一样净。
好在三味书屋的模式,已经走上了正轨,积少成多地产生收,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让吴恪真正着急的,却是父亲的工作问题。
竟然直到周五这天,还是一点进展都没有。
难不成真得让自己使出终极大招,白家,刷刷存在感,从新来的白县长身上寻找突
?
想到这里,吴恪看了看同桌的白芷晴。
可最近几天,家又不邀请自己了,想去还真没了由
了。
周五中午。
吴恪照旧回家吃午饭。
午饭难得有个白面大馒,听说是自家老娘从纺织厂食堂带回来的,老太太全都给了自己,剩下自家老子和老二小江仍旧吃粗面馍馍。
吴恪没什么味,仍旧把大馒
给了小江。
看得老太太直瞪眼,甚至想伸手从小江嘴里夺回来。
吴恪不动声色地拦住了,回却听自家老子问道:“书屋的经营不好么?”
这还是自家老子一回主动问书屋的
况。
即便如此,吴恪也没有多说,只是敷衍道:“还行。”
吴绍炳觉着自己终于抓着机会了,“照我说,你当下还是把学习搞搞好最要紧。等将来考个大学,成为国家部,不比你搞这什么书屋强么?”
就在这时,广播里突然传来林婉那悦耳的声音。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请五福巷的吴绍炳同志速到街道来接电话,是专办打来。”
“再播送一遍……”
没等林婉说完第二遍,吴绍炳整个已经蹭地站起来,推上二八大扛便往外走了。
老太太没听清楚,只是嘟哝着道:“什么事儿着急忙慌的,连饭都不吃了?”
吴恪却听得清清楚楚的,是专办打来的电话。
看来工作的事儿总算是有谱了。
兴奋之下,吴恪随手拿起一个粗面馍馍,嚼得是分外带劲,就着咸菜也吃得格外香。
于是整个午饭的时间里,都没见吴绍炳回来。
就连下午上学的时候,校园里都没见到父亲那辆二八大杠的身影。
吴恪心里,更觉得这事儿有门了。
“什么事儿这么高兴?”白芷晴趁着课间休息,忍不住好奇地问。
“哦,没什么。”吴恪回过神来,自然不能说。
毕竟这事还没最终确定呢。
“对了,我周天去你的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