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出息(1/2)
面对村长的提议,杨光良想了想,最后还是点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换地的事儿或许可行,但之后难免有问题,其实搞成租用,应该是可以的。
这边也没有那严苛的规定不能在耕地面积做硬化,大多数的房子不够宽,都是自家门
耕地面积补足的。
就是自家这边特殊一些,巧了需要占用的不是自己的地儿,所以难免麻烦一些。
索不是大事儿。
“可以,村长你帮忙把这个事处理下来吧,我们到时候一起定。”
杨光良点没反对,能简单解决的事儿,自己也不想搞得太复杂了。
估计这事儿下来,应该能尽快的。
家里已经收拾净了,等爹妈回来就先去镇上套三的房子里面住,和亲家两边做个伴儿。
要是相处得好,以后都搬回来村里也不错,主要村里修房子是为了过年过节请客方便。
确实街上的小区房子,请客没办法,别说两桌了,就是一桌十个,弄下来都紧张得很。
所以还是乡下地方宽敞。
自己也挺喜欢的。
老爹以后有兴趣,就去帮自己管理种菜,如果论种菜,老爹也是专业的,做技术指导完全绰绰有余。
回家烧水,煮了面条,之前特意留下没搬走的,不过搬走的也只是老爹老妈常用品,像是家具那些都是直接上旧货市场。
等房子修起来了,自然是用不上这些家具。
根据房子的结构图,装修公司已经开始提方案,一些特殊定制的家具确定提上程。
毕竟修建方面后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一些需要特殊调整的区域,都准备收拾下来再说,反正不急于一时。
下午睡了个午觉起来,接到了村长的电话,说是村上讨论已经有了结果。
杨光良这才走路过去,看村委会门还围了不少
,大部分都是爷爷辈分的,叔叔辈分的很多在外面打工,这个时候没回来。
杨光良这会儿倒是觉得,怕不是考虑不太周全。
毕竟以后承包栽种的主力,可不是这些七八十岁的爷爷们,至多也就五六十岁的叔叔们吧?
自己可不想落一个虐待老的罪名。
尴尬ing……
只是事走到这一步,总不能说不,到时候还是让他们量力而行,别为了钱给自己累病了。
那才是得不偿失。
自己的锅啊!
“来了来了!”
有眼见的大爷瞧见了杨光良,立马一声喊,旱烟袋一敲,声音洪亮得很。
“小良呐!有出息了啊!”
“宽爷爷,您老身体还是这么硬朗。”
杨光良倒也认识这位,姓王名宽,土生土长村里的,听说年轻时候
泥水匠的,老了
不动了就回来种田,勉强糊
吧!
毕竟儿子孙子都大了,各自有自己的家,不用老爷子去贴补,子也算是比较舒坦。
“哈哈哈!”
王宽笑声敞亮,中气十足,旱烟袋一抽,吐气儿。
“不敢不敢,话说小良你真拿了一百万修路吗?那村长说的我可不太相信,还是问问你才行。”
“嗯,已经和村长商量好了,如果大伙儿都愿意承包田出去种菜,那么我就先修路,为大家谋一个方便。”
“好!好!好!”
接连三个好字,王宽脸上神色明显激动,大手一挥就拍过去杨光良肩膀。
“你放心你放心,这事儿我给你撑着,保证不掉链子!”
“种菜这些可是一把好手!”
“额……”
杨光良虽然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不过心里确实是觉得脑壳痛,这事儿闹得。
不过自己也不好说,现在提这一茬,不是明摆着打自己的脸吗?
开玩笑嘛不是!
想想还是作罢,待会儿给村长提一嘴,让他们诸位都量力而行,别为了钱瞎折腾。
过来负责打工可以,但承包这个劳心劳力又劳肺,还是给年轻一点儿的,老了歇歇闲嘛!
再说各家各户都有几亩田,一亩田是按照市场价一千五,各家每年也有了买米买油的钱,不用太在田里辛苦。
也许一年倒弄下来的钱,还不如租出去这笔钱呢?
或许这也是大家伙答应的原因,只是做了一辈子老农民,骤然让他们失了,心里或许放不下。
这都是能理解的。
“我先去见村长,待会儿给大家具体的通知行吗?”
杨光良定神开。
大伙儿一听这话,都赶着让路,给杨光良迎进去,气氛一时无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