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同化作用 【求订阅】(2/3)
未知,有待考证;
发生同化,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比如放电或者充电过程;
sar本身是死物,已经脱离了老二他们本体,没有其他能量供应;
在对无机的充电和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游动,提供了能量,从而触发了sar的物质本
:同化;
石墨电极材料因此产生了局部类似sar的特,也就是说,负极材料当中的sar比例提升了;
因此,这次坠机事故的缘由和昨天的锂电池炸,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这是件好事,说明sar是可以合成,或者说是可以量产的;
推测条件如下:
1、需要sar本物质作用同化药引;
2、需要外接能量催化,目前可知电流是一个诱因;
疑点如下:
1、被同化材料的稳定存疑,是否是可逆的,未知;
2、被同化材料的能和sar相比,如何,未知。】
接下来的时间,高昂就以上问题,和千岁进行了探讨和实验。
三天时间,他们基本上解决了以上的所有问题,也成功量产了1000g新型石墨:nsg。
制作过程很简单,把sar本质和石墨放到电弧箱内,通上220v常电压。
保持电压恒定,电流稳定,10小时之后,这些石墨就变成了nsg。
由于是在220v电压下制成,nsg在无机电池内部还会保持稳定状态,并不会对其他石墨造成同化。
也不能说不能造成同化,应该说是同化效果不会那么明显。
举个例子,金属a是100°温度,在50°的环境里传热给导热较差的金属b。
金属b的温度肯定是介于50和100°之间。
再用金属b,在温度20°的环境下,传热给导热低于金属b的金属c。
金属c的温度应该是介于20-50°之间。
同理,在无机电池的电压上限下,哪怕有部分石墨,还是会被同化,基本上不会对锂电池的稳定
造成
坏,这样也就解决了再次
炸的隐患。
同样的,由于nsg的能远高于石墨,同时又远低于sar,所以他们新制成的锂电池
能,也发生了退化:
续航只能提升102%和123%之间,发力只能提升113%和131%之间,
能足足降低了三分之二还多……
“这就是正版和盗版的区别啊。”
对于这样的结果,高昂他们也只能接受。
其实想想已经很不错了,仅仅改变了负极材料,就能把电池能提高一倍。
如果把正极材料也换了,把反应物再换了?
那电池能岂不是呈几何数增长,能提高十倍左右的
能了?
……
他们这边在紧急推动nsg同化的时候,远在京都的京华大学某实验室内,也在进行着讨论会议。
“小徐啊,你们带回来的那些组织,我们分析过了,和你上次带来的那根毛发相比,差得太多。”
林老还是抱着那个大水杯,失望的语气溢于言表。
差得太多,已经是他尽可能委婉的说法了。
事实是,天壤之别。
如果说那根毛发是一根钢丝的话,那这次带回来的那些组织就是一张纸片。
“林老,难道就没有一点发现么?有可是从这些组织上面提取或者研制出了rog啊。”
徐青还是不死心,她不是完全信任高昂说的话,而是在试图安慰自己:他都能研制出来,我们凭什么不能?
花费了那么大力气,到最后一事无成,对于士气的打击,可是很严重的。
“rog?就是保健局新推出的那款新型药物?”
“没错,我和那见过面,虽然他没有直说,但是意思大概是这样的。”
林老点了点,抿了一
茶水,“也不是没有发现,的确是发现了一些新型的分子构成,但是和rog的效果,应该不一致。”
“你的意思是,他对我们撒了谎?”
徐青眉毛倒竖,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她一定不会放过那小子。
“也不一定,按道理说,这么巨型的生物,身体细胞的强度和恢复能力肯定比其他生物要强上很多,不然的话,根本不足以支撑它们存活这么久,可能是我们的硬件不足,或者是研究方向有问题。”
此时的林老,也陷了自我怀疑当中。
他不认为还有什么地方的仪器能比他这里还齐全,还先进。
那么问题就出在方向上,可是方向在哪儿呢?
“小徐,你帮我弄一批rog原药过来,我有用。”
“放心吧林老,保证完成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