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进宫(二)(1/2)
八岁的元熙公主,身边有了三个伴读。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分别是十岁的裴思,十岁的梁芳,另有八岁的程瑶。
论亲缘,裴思和梁芳都是元熙的表姐表妹。程瑶就远了一层。
不过,元熙早得了梁皇后叮嘱,对三个伴读一样看待,并未小瞧程瑶。
程瑶自小就随亲娘习武。她也和亲娘一样,喜欢穿红色。
八岁的童,穿着红色武服,骑着小马在
场上驰骋,说不出的英气飒爽。
骑至半途,程瑶双手忽地松开缰绳,迅速拉弓箭。在众孩童的惊呼声中,小了一号的箭飞到了五十米外的箭靶上。
众孩童一阵惊叹。
这也太厉害了!
程瑶转一笑,眉眼间神采飞扬。
裴念悄悄多看了两眼,对姐姐裴思说道:“姐姐,你擅长骑。不如也下场骑马
上几箭。”
裴思自小随爹娘习武,六岁便能进山打猎,骑都极佳。九岁的时候,一柄弯刀就能力敌三个壮汉。
真比起来,八岁的程瑶自是远远不及她。
裴念一张,裴思微微一笑,轻声说道:“不必了。”
……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她和程瑶不同。
程瑶亲爹是医馆,亲娘是靖国公府嫡,婶娘在宫中做太医,姑母程锦容与裴太后和宣平帝感
厚。
看程瑶就知道,这是一个生活优渥被宠着长大的小姑娘。英气中带着娇憨和不谙世事的天真。
而她,在岭南裴家村长大,一出生就是罪臣后辈。她随着亲爹下过田,随亲娘上过山打猎,不是为了玩耍取乐,而是为了填饱肚子。
她的爹娘也疼她。可在那样的环境里,衣食并不十分富足。爹忙娘也忙,她很早就习惯了照顾自己和弟弟。
几年前,爹领兵和土打仗。一伙土
冲到了裴家村里。娘领着众
抵抗,她躲在暗处,冷静地开弓
箭,
杀了一个土
。
娇憨天真这样的形容词,离她太远了。
接到宫中旨意的那一,爹的面色很复杂。
爹将她独自叫进了书房里,默默看了她许久,低声说道:“阿思,过几,你和阿念就要启程去京城了。到了京城,住进宫中,你一定要事事谨慎,不可胡
说话。要听太后娘娘的话。”
“太后娘娘待你亲善,自是好事。如果,太后娘娘对你们姐弟不甚亲热,你也别失望。”
“当年裴家犯下大错,做了许多对不住太后娘娘和皇上的事。你的祖父死有余辜。你的祖母也在流放途中病逝。这些年,太后娘娘和皇上依然肯照拂我们,我们应该感恩戴德。”
“过了年你就十岁了。你是爹的长,爹对你期望甚
。也希望你能谨言慎行,照顾好自己和你弟弟。”
左一个事事谨慎,右一个谨言慎行。
她听懂了爹的意思,点点应下:“爹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临别的那一天,素来坚强的爹红了眼眶,娘也哭了。她没有哭,带着泪眼婆娑的弟弟磕告别父母,坐上马车,踏上回京的路。
岭南离京城遥远,整整赶路两个月才到了京城。
兄妹四个被一同领进了仁和宫。
她也见到了亲爹中的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和蔼可亲,看着她和弟弟的眼神十分温和。细细问了她们姐弟在岭南的生活,然后叹道:“好孩子,你们吃了不少苦。以后在仁和宫里住着,衣食用度都是最好的。你们姐弟要好好读书,闲来再陪哀家说说话。”
她恭敬地谢了太后娘娘恩典。
仁和宫里宽敞又奢华,衣食用度远胜从前。他们每去上书房里读书。半个多月一过,弟弟完全适应了新的生活,每
笑容满面欢欢喜喜。
她比弟弟早熟懂事得多。她能从裴太后看似温和的目光里窥出一丝复杂,能从宣平帝看似亲近的态度里察觉出一丝淡漠。
所以,她就更谨慎小心了。她读书胜过梁芳,骑胜过程瑶。不过,她从不展露出自己的过
之处。
“姐姐,我实在弄不明白。”裴念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你的骑那么好,为什么不肯露一手?”
裴思看着一脸疑惑的弟弟,低声说道:“我进宫是做公主殿下的伴读。身为伴读,哪有比公主殿下强的道理。”
裴念:“……”
裴念挠挠,有些苦恼。这么说来,他是不是也应该学着姐姐藏拙?
“你就不必了。”裴思笑着安抚弟弟:“宫中没有皇子。你和堂兄堂弟在宫中读书,还有一个贺三公子。如果你样样都不如,爹的脸要往哪儿放?”
裴念这才高兴起来,应了一声,又踮脚张望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