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上穷碧落下黄泉(2/3)

是什么样子的......哈哈哈......你还真当她是朵白莲花呢,在勾栏里也不知道给你戴了多少顶绿帽子了......哈哈哈......可是这个贱,我竟然没能防住她,贱,贱!”

听得一旁的苏怀瑾都忍不住想夺过亲卫手中的剑结果了他,却被萧琮拉住,只听他异常冷静地吩咐道:“把他的舌割了,再施以宫刑,每掌嘴,鞭笞,能打多少下,就打多少下,但就是不要让他死,朕要他好好活着,他多享受一这样的待遇,朕的心里才能好过一分。至于他身边知道这件事的,死了的便罢了,活着的,除了依罪量刑外,把他们的舌,都割了,免得一个二个的说话。”

所有在场的都觉得,这时的皇帝,与平总是和蔼微笑的那个,判若两

之后,他还是一直不愿意承认斯已去,也不大愿意别在他面前提及往昔,只是看到与沈筠有关的或事,神自会有些不同,对于那些跟她有过善缘的,只要不太过分,也都是有求必应。再然后,他仿佛是对关于她的事都失去了耐心,但凡有为拍马再请旨追封她为皇后,直接革职查办,听到有议论她的一句是非,轻则掌嘴,重则杖刑。

只是所有知道原委的,都不忍心去劝,仿佛也是知道,所有的言语在他的相思哀痛面前,都是苍白无意义的。

幸而后来,远嫁的永乐公主回来了,众才觉得,他脸上未曾变过的淡淡笑意,有了些温度。

那天,萧琮和静宜她们都到城外相迎,远远见车驾到了,灵犀从上面走下来,早已没有了少时的跳脱,有些消瘦,看着更显骨相,多出了一些成熟大气的风韵。

彼时她与兄长叙礼完毕,便执手相看泪眼,却都无言以对。

是啊,这些年,谁不是被岁月伤得体无完肤呢。

之后她扫了一眼他身后的众,却没有看到想见之,有些疑惑,只得宽慰自己说,她身体一向不好,这天寒地冻的,兄长大概是不愿意她出来折腾吧。

然而到了接风宴时,她仍是不见她,终究不安起来,张望许久,踌躇许久,还是忍不住问:“卿卿呢,怎么不见她。”

萧琮脸上的微笑瞬间垮塌,其余的,也都暗暗对她摆手摇。她的心突突跳了起来,追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萧琮却缓缓起身离席,静宜见了,只得将灵犀拉到身边,含泪向她讲述了当年宫变的始末。

灵犀听过之后,泪流满面,喃喃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可座中众,也都只是默默拭泪,没有一个能回答她。

怪不得从再见到兄长的那一刻起,灵犀就觉得,他的目光依旧温柔坚定,只是里面没有星星了。

箫玚当年血洗东宫,沈筠从前身边侍奉过的也都几乎未能幸免,落英被她自己下令绞杀,培竹为了护卫赵悦,身受重伤,经过御医们的尽力救治,苟延残喘了一年多,还是卒了,别的更是死的死,逃的逃,就只剩下个躲在柴火堆里逃过一劫的厨娘,如今做了萧琮的掌膳使。

然而正如沈筠当初所说,同样的食材,按着同样的方法,做出来味道也可以天差地别。

灵犀回来后,发现兄长身体不适已有好一阵子,便熬了汤去看他,他喝了一,忽然道:“灵犀,你还记得那个清汤是怎么做的吗?”

灵犀愣了许久,点点,他便笑道:“我让他们按着她说的办法去做,却总不是那个味道,你能做一碗给我喝吗?”

灵犀心中大恸,却只能强忍着泪,含笑点

第二带了汤去看他时,他尝了一,微笑着道:“挺好的,灵犀长大了,变贤惠了。”却没有再喝。

她看着他有些苍白落寞的脸,还是狠下心肠挖苦了一句:“你的胃,就是被她养刁了,这同样的东西,同样的法子,谁做出来还不都一样,就真的非她不可吗?”

萧琮知道她的言外之意,面上只是淡淡笑着,暗地里咬紧了牙,过了许久才平心静气地将那碗汤喝尽,道了句:“你说得对。”便也挥手让她回去了。

之后没几天,他就亲自写了将昔东宫赐给她做公主府的诏书,给她时,只多说了一句,让她不要动竹舍。

其实不用他说,她也不舍得动竹舍。不仅竹舍,连梅园她也没动,她怎么会不记得,那些年,每到端午前后,卿卿都要领着宫们来打青梅,泡甜酒,冬里还要折那些花枝瓶,再摘几把初绽的白梅调岁寒香。

自己那时候总笑话她:“你还真是物尽其用。”

她听了也只是笑着答:“都是上天的馈赠,不用白不用。”

那时候,她们偶尔也会寻个大雪天,坐在梅林里围炉煮酒,她最喜欢卿卿喝到微醺时话变得比自己还要多的样子,真是太有趣了,但后来兄长总是会跑来扫兴,一会儿数落她不忌,一会儿又怕雪打湿她的鞋袜,非要背着她回去。好在她那时已然明白了,为什么兄长对别的小娘子看都懒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