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感(1/1)
今天又跟妈妈吵架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她老是在一些我觉得不是很重要的事
上反复强调,并且叫我立刻、马上去做——对,就是马上必须去,不能下一分、下一秒去做。而我的优先级里没有这一项,所以我不想去。
“你还发脾气,你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还不能讲你了是吗?”后来我就不想理她,这几天一句话没跟她说,我真的很生气,好像我是一个她叫我
什么、怎么
,我就要不出错地去执行的没有自己思想的傀儡一样,什么都要听,什么事都要按她想的那样执行。
“你又买了什么东西啊?”“可以吃饭了吗?”
——我妈例行先温软下来,然后我们就又好了。
其实我是任
了一些,但我已经基本能做到在不影响别
的
况下,只任和自己有关的
了。
念了大学之后,我对自我空间和决策自由的要求就变高了,我有时候真的想跟我妈说一下,她和我之间也许需要一些边界感——独立个体之间的界限范围外的
流和界限范围内的回避。但是我又觉得我妈把我养这么大了,我就跟她的
流少了,我不再听她的话,也不再愿意听她多说一句,她就这样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成年后慢慢与自己疏远,目送着她远离自己,我又觉得那样做的话我也太没良心了。如果我是一个
儿的妈妈,那我会觉得我
儿这么做很过分。
啊,有了边界感就可以很好地给对方空间,可不管不问的地方多了,两
就生疏起来了。可没有边界感的若
组成的小世界,对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立意志、有自己的节奏的
来说,被过多
涉会感觉自己没有被尊重。
我希望我妈能对我的
生有参与感,甚至少量控制感,以此消除她因为我是另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有着自己的经历、看到的一切也与她看到的不一样的个体而产生的不安全感。
但我也不希望被
涉或是控制,以此得到恣意与自由。
今天的小赖:今天也是数据怎么算也算不对、表格太大时不时电脑卡死、十分钟有六分钟在加载、鼠标还突然动不了、又是晚上有点迟才把一个数据
出来的一天呀。
此外,还是《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这本书,以下是最后3句从里边摘出来的话啦,因为,我看完啦!
1、“我
渐衰老,也就更加明白,那种对未来的不断追求,那种来
的强大威力,那种
复一
对幸福的拖延,那种前进的推迟,是多么地疯狂。我终于学会了生活在此时此刻中,但是为时已然太晚,我明白了,眼下正照
着我的阳光,跟将来任何时候一样美丽,我也不再没完没了地为未来担忧。但是,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是那种幻觉牺牲品,出于这种或那种原因,天
在我们身上维系着这一幻觉,以至于我们身处六月份明媚无比的早晨时,我们会去想七月份的早晨,以为那时候的早晨将更明媚灿烂。”
——看到这句话时我眼眶热了。以文中这段文字为镜,我们开始意识到,原来
渐衰老后的我们会因为
渐一
对幸福延迟感到后悔,因为那时我们才会注意到“现在”可以那么幸福,不去管“未来”我们也能很幸福。于是我们开始后悔在自己的前半生只顾着追求自己认为会幸福的明天,为此失去对现在的感知,为此失去那路上的一些
。
我想流泪,是因为这段文字中无法弥补的无措,还有意识到这一现实的醒悟——醒悟是痛的,不是吗?
而另一方面我会想反驳,如果我们奔跑追逐的每一天,去追寻“明天(或者说是未来)”更大的幸福的每一天,我们都有好好感受的话,我们老了之后应该不会后悔吧。奔跑与幸福是不是能全都收要呢?
2、“陀思妥耶夫斯基只在夜里工作:‘将近午夜,万籁俱寂,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独自与茶炊为伴,他小
小
喝着凉丝丝的、不太浓的茶,一直工作到凌晨五六点钟’。”
——其实我在上一年考研的时候,也是作息,原因是我白天的复习效率不高。我也经常在
夜工作或是发呆、看书,我在不知不觉中好像把自己
付给了夜晚了。
不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先生这一说啊,我熬夜的借
就又多一个啦。
还有,先生的名字可真是长啊。
3、“在我们的周围,只有雪、风
、欧洲的边界;在我们的前方,是西伯利亚和神秘莫测的未来;在我们的身后,是我们的全部往昔。真是叫
伤心透了。我哭了。”
——“在我们的身后,是我们的全部往昔。”想象着先生被流放的场景,我被这句话狠狠地振了一下,我也感到难过了。
20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