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临时应急小分队(下)(3/4)

岳回答,四班长就猛地抬高了声音:“小燕同志刚刚说了,如果他敢自以为是地冲在最前面,等事结束,他就会给大家一边抛着媚眼儿,一边跳裙舞。”

所有都放声大笑,看着这群笑得坦然而放肆的老兵,燕岳想了想,也跟着他们一起笑了起来。

也就是在这一刻,燕岳懂了,这就是真正的骄兵悍将。

笑过了,乐过了,他们这支应急小分队的成员绪已经被调动起来,四个班长将他们的队员集中在一起,开始举行一个简单的战前会议。

考虑到燕岳是一个新兵,可能并不了解印度第九伞兵突击队,四班长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九伞兵突击队始建于1966年6月,是印度军队建立的第一支特种部队。”

四班长只介绍了两句话,就让燕岳动容。

一支已经拥有三十年历史的特种部队,而且是一个疯狂进行军备竞赛的国家组建的第一支特种部队,又能冠上“红魔”这样一个绰号,无论如何,这支部队都绝不容小视。

“第九伞兵突击队专门执行山地作战任务,算是一支山地特种部队。他们的作战任务是,在战役或者战斗关键时刻,担任突击任务,也就是所谓的斩首行动。他们最擅长的战术是,通过空投的方式,迅速战场,实施敌后特种作战,专门袭扰敌方道路通,摧毁重要军事指挥、通信机构。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也可以集中全部力量,对敌军灵魂部队及物实施斩首行动。”

说到这里,四班长拿出纸笔,画出一个中间带着锋利长剑的帽徽:“他们上戴的是伞兵部队惯用的红色贝雷帽,但是和普通伞兵部队相比他们的帽徽当中,多了一把锋利的长剑,象征他们是伞兵部队中最强大、最具有攻击的王牌,也就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有‘红色魔鬼’的绰号。”

岳听得聚会神,说实话燕岳对特种部队的理解,一直局限于诸如美国海豹突击队、三角洲特种部队、德国边防第九大队、英国空勤团、法国外籍兵团等世界最著名老牌劲旅上,这个绰号“红魔”的第九伞兵突击队,他从来没有在军事杂志上看到过,放到全世界,想来也不过就是一支三流特种部队,但纵然如此,这支部队突然向边境线集结,哪怕只有区区几十,依然让中国边防军如临大敌。

不用说别的,单凭“特种部队”这四个字,就已经足够了。

第九伞兵突击队成员走到边境线最边缘时,总算停下了脚步,他们拉开了一条大大的红色条幅,在这条足足有十米长,由两名士兵用竹竿一左一右撑起的条幅上,用别针之类的东西,别出三个白色的大字:新年好。

今天是大年初一,正是中国互相串门拜年,也是孩子们拿到压岁钱,一个个笑逐颜开的好子。想不到竟然连比邻而居的印度军队也知道了中国的传统风俗,在这一天隔着边境线,举着大条幅给他们来拜年了。

虽然条幅上,用别针别出来的那三个汉字,歪歪扭扭的实在是太难看了些。

得到最新消息,师指挥部因为突然出现意外变故,已经像弓弦一样拉到最紧张状态的气氛猛地一松,一些年轻的作战参谋,脸上已经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意,但是刘传铭和参谋长对视了一眼,他们彼此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思。

新中国刚成立时,印度是全世界第一个承认新中国主权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再加上大家是一衣带水的邻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并肩面对同一个敌,所以曾经有过一段非常融洽的蜜月期,只可惜最终因为“麦克马洪线”引发的十几万平方公里争议土地,将彼此的关系拖冰点,更在六十年代因此发了一场局部战争。

有过战争的伤痛,两个国家虽然在战后恢复邦二十多年,中国政府也一直在为和平而努力,但是最能缓解边境冲突,彼此增加信任了解的军事流活动,却一直没有展开。

这一次印度军队隔着边境线打出条幅向他们拜年,这说明中国政府多年来追求和平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对方终于向他们回馈出友谊的信号,但是……

“他们想要在军事领域向我们释放善意,我们当然热烈欢迎,但是只需要派出一支流团就足够了,至于把自己手中最锐的王牌部队亮出来,把我们弄得一惊一乍的吗?”

刘传铭思索着,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这就好像张三和李四家有世仇,张三的儿子想要化解这份仇恨,就带着上好的礼品上李四家登门拜访,李四想要热洋溢地迎上去,结果还没出门就发现,抬礼物的竟然是一群刀斧手。”

“我们和印度都是超过十亿的超级大国,就算是有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争议,到了今时今,也很难再用一场战争来解决争端。但是双方谁也不敢放弃部队建设,都做着和平、军事两手一起抓的准备。今天家主动上门拜年向我们发送和平信号,当然要顺便彰显一下武力,这就叫胡萝卜加大战术。”

参谋长眼睛里闪动着智慧的光芒,他环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