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林玄籍的安排(1/2)
林玄籍的执行力真不是盖的,直接带林泱来平城监督赈灾。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一年都旱少雨,平城境内又没有什么河流或小溪,是以这里受灾
况最为严重。
于是林玄籍上任第一件事便是请旨开仓,并表示会亲自监督,得到应允后,带着林泱以及林偃来到平城。
这算是一份肥差,不是有油水可以贪墨,而是林家可以趁机把当地青壮力招募
军中,这些
将来会成为林家的部曲。
当然林玄籍为了表示不独享好处,特地邀请孟家和霍家一起参与进来云云。
霍启摆摆手拒绝,说是霍家身份尴尬,私兵不能太多。
而孟简倒是想积极参与进来,后来被孟思元狠狠教训一顿,于是这桩好处便成了林家独享。
林玄籍捻了捻胡须,道:“平城户籍一万,大约有五万
,可以役使的大约有一万,估计愿意应召的有五千,你俩好好挑挑,林家备个左虞候吧。”
林泱咋舌:按照兵制,打仗设中军、左右虞候军、左右厢军。
其中中军满额编制四千,虞候满额两千八百
,厢军满额五千二百
,总共两万
。
而林玄籍轻描淡写说林家备左虞候,实际是说左虞候两千八百都算作林家部曲,打完仗后是要带回林家的。
先帝下旨,东宫可有一千私兵,王府可有八百私兵,林玄籍要给林家招两千八百。
林泱不得不感叹,还是这种官场老油条黑呀1
她跟飞雀谷贼匪做生意,简直是小儿科。
合法吗?
不合法。
但有合法的手段。
原因是当世采用府兵制,所谓府兵便是闲时为农战时为兵,时不时练。
只要把这些变成记录在册的府兵,然后再作为林家的佃农,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就是林家的私兵。
比如霍州林氏的佃农大约有八百户。
正常吗?
不正常。
先帝颁发律令,第一等官员佃户不得超过四十户。
但婢数量不受限制,只是限制
婢授田。比如亲王最多有三百个
婢可以授共田,但亲王家里可以养上千个
婢。
所以林家超出数量的佃农身份实际上都是隶。
不要问这些为什么甘愿做
隶,也不要问这些
愿意背井离乡到霍州。
他们都是用脚投票的,吃饭都成问题,身份显然不那么重要了。
而且林家对婢一向大方。
按照官府规定,婢五
授田为一亩,实际林家给
婢一
为一亩,逢年过节还会发奖金,生病了会有义诊,要是收成不好还会发粮食。
总之不会被饿死。
甚至还会教授婢识字,甚至表现优异的会给平民身份,比如林泱帮窈娘脱了贱籍。
早在林玄籍来之前,她就得到消息说林家大肆购买田产铺子,想必就是为了迎接这部分用的。
天下兵戈四起,需要招募更多的手保护自己。
世家大族威胁皇权,但也在中原大地动数百年里,给那些漂泊无依的
一个依靠。
这便是小农经济的好处亦是弊端。
开国中央军强大,对四方都有震慑力。承平久便裁军,到了王朝末期土地兼并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此时中央军已无力。
她也没什么好办法。
没办法,速度慢。
从西京出发行军至晋阳,骑兵大约需要十,十天内可以发生很多事。
林玄籍给林泱和林偃分配任务,林泱负责在前面发粮现场,林偃负责带着手下征兵。
不过林偃悄悄跟她说,会分给她五百进行指挥。
“为什么?”
“这是世子叮嘱过我的,也是阿翁的意思。”林偃挤眉弄眼道。
也就是说林泱要出钱养五百户。
她忽然觉得手紧。
林偃小声道:“此战陛下要来督战,五天前接到来信说陛下会在五天后出发,现在应该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林泱忽然有种不详的预感。
此战是不是要败?
林玄籍轻咳一声打断两道:“阿泱,待平城的事完了之后,你直接去开河关,不要回晋阳了。”
林泱怔在那里。
难道要把她放在第一线?
开河关位于平定县,算是一个中等关隘,一般白翟侵会至雁门关,也有些喜欢捡漏的去开河关碰碰运气。
可她从未真正上过战场,她只能保证自己不拖后腿,但很明显林玄籍让她当这五百首领。
那可真是鸭梨山大。
“我没有从军经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