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金主爸爸爱学习(1/2)
一曲唱完,步儒许久才回味过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春芽,这歌不像童谣,也不像下里的乡曲,你是哪里听来的?”
他虽然八岁开始读书,但是一开始只是简单的认字而已,就读读《神童诗》《幼学琼林》《弟子规》,然后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这些书能大概认完上面的字,和背下来就已经是完成启蒙了。
然而这里恐怕也就是两三千字,因为除了千字文的一千字是完全不同的字之外,其他的书大部分字都是重复的,这样的识字量还不及后世三年级的小朋友。
十一岁后他就没读书了,虽然没有办法继续进取,但他本来也比较读书,经常复习蒙学内容,所以前面学的也没忘。
但除了上面提到这些书,他根本没读过什么课外书,在这样的小村子里,常用的三百千千四书五经都不多,像课外书之类的更是罕见,这首如诗如歌的曲子,不但让他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思想神上也分外的吃惊。
他知道自己的娘子字都不识一个,就算有这个思想高度胡编,也编不出这样的诗来。
其实他不知道,他眼前的不认识字,没见识的乡下小媳,知识量见识量是他的十万倍,就算她最不擅长的古文写作,写起来恐怕也比他好太多。
“你就别管太多了,重点是要你记住这首歌,我只希望你能珍惜今天,刻苦用功的。”
说完这些话,她便进了房间。
唉,有个这样的小郎君真费神啊,如姐如母还要如师般教导他。
这是正太养成计划吧?
回到古代虽然没有了手机网络,失去很多消遣的东西,但好处也很多,最起码空气新鲜,能让早睡早起。
第二天一起来,她发现那家伙躺在旁边打着呼噜,她蹑手蹑脚的起了床,洗漱完毕,看见书桌有些凌。
便过去收拾。
桌面上笔墨纸砚到处放,但是最显眼处,却见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写了一首诗。
正是自己昨晚唱的《明歌》
步儒的字是不错的,镇上的老夫子就不止一次的夸赞,说在这个年龄能有这样的字很难得了。
这歌自己就唱了一遍,居然能让他一句不少的默写出来,虽然有四五处有错别字,但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普通的,就算一首七言绝句都不能听一遍就默写出来,更何况这明
歌这么多句。
从这里可以看出小郎君的读书还是有天赋滴。
他记好,理解能力应该也不会很差,如果再开拓一下他的视野,增加些知识储备,考个秀才应该不难。
或许让他好好读书真的是正确的做法
想到这里,她乐滋滋的收拾好桌面,然后去做了早餐送过来。
和弟弟随便的吃了点,她便张罗开铺,而弟弟则套车,把早早赶到店门的村民货物搬上车。
远处的太阳在东边的山岗上升起。
平静而美丽的一天,在忙碌着开始了。
接下来的一段子,步儒整个
仿佛变了很多,开始用功起来。
早晨背诵朗读,吃过早饭练一小时的字,然后就是读《大学》。
现在他手就是这么一本书,所以全神贯注在这本书上。
下午的时候,他会练习作文,科考最主要的就是作文的水平,虽然现在练习有些早,但是早些接触,也是有好处的。
现在姜仪为了让他安心学习,笔墨纸砚从来不缺,只要他愿意好好学习,再多的纸钱也舍得出。
一般般的纸都要十二铜一沓,一沓五十张,十二铜可以买三斤大米了,在这个大部分家庭连米都吃不起,还吃糠咽菜的时候,两斤米可不少钱。
村里的要脸的小伙伴已经不敢明目张胆的来凑步儒去喝酒或者玩耍,但总有些比较不要脸的,总觉得步儒怎么说也是小金主爸爸,几次偷偷来叫他溜出去玩,但是都被拒绝了。
姜仪其实很快就发现了那些家伙的小动作,在杂货部里偷偷看着翻过屋后小土坡,在窗外鬼鬼祟祟的小瘪三,也当没看见。
几次见自己的小郎君都很自觉的没有去,心中也比较欣慰。
很快到了二月二龙抬。
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是比较多雨的。
但见顶的太阳一天到晚努力散发着光和热,十天难见一场雨,春天没到有种快进
夏天的感觉了。
姜仪坐在杂货店门纳着鞋。
杂货店在村,时不时有村民进出,都会和她打招呼。
村里都看得到步儒家的
子开始红火起来,而功劳都是这样小媳
,加上她开的杂货店价格公道,童叟无欺,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所以大家对她还是有一定的敬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