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越过越红火(2/2)

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不止他们一家,自家发迹也带着村子富裕,腌菜不得用人?收鲜果不得用人

还有老三从村里也带走了几个身强力壮的男人一起跑商,自家劳动力都有事干,大地里的活计靠老头子带几个妇孺指定不行,干脆都佃给了村里的人,家里老弱妇孺就多养些个带毛的就成了。

村里人没有不服老杨家的,就除了那个让人心堵的亲家。

她家大孙子订了典吏的闺女好几年了,就是一直没成亲,老朱家着急也没用,还用想么?人家肯定等着朱文耀考上才要嫁人,只这回朱文耀没考上举人,怕是那个典吏家闺女也等不起了。

典吏的女儿要是来村里住,朱婆子肯定更要抖起来,老杨家怕是要受点气。

不止杨家村发家,就是桥南村这几年也好太多了。

有了孔明锁打基础,学木匠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后来如意工坊设计出很多机巧的生活用品,老钟都是找的钟富贵,让他组织村里的男人女人,进行加工,慢慢的还形成了规模。

以至于村里现在主要收益就是做工,至于田地收益,则是较小的那一部分。

都知道给钟家打工,对钟德福感念的同时,就想把钟德福推成新村长,钟德福哪有那个时间,干脆,村民就推了钟富贵当。

钟富贵也抖起来了,大儿子现在是大管事,挣得工钱是三年前的十倍多,二儿子也学好了,至少干正经事了,每年还能往家里拿个十几两。

当然大头还是自己,全村都在给自己打工,甚至桥北村都有一部分人参与进来。

当然每个东西赚加工费他挣得不算多,但架不住量多呀,桥南村的产品听德福的意思,已经快卖到到千里之外了,以后还会遍布整个大周朝,听起来就让人激动万分。

再这样下去,怕是没几年自己就能赶上三年前的德福堂弟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