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春来发几枝(2/2)
边学道按着晴明,闭眼说道:“
才梯队的事,你怎么看?”
傅采宁说:“开会前洪经理问过我的意见,我是支持的。”
边学道沉默几秒,忽然问道:“你觉得有道现在是治还是法治?”
傅采宁不假思索地说:“治。”
边学道笑着说:“果然。”
傅采宁说:“小企业适合治,大企业需要法治。”
边学道说:“原因呢?”
傅采宁说:“很多小企业老板无法支撑管理员成本开支,连部门设置都不全,也就谈不上管理出效益。”
“而在大企业,因为员工太多,分散于全国各地,老板个的语言、行为和理念的影响力会变得很有限。这种
况下,如果企业没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那么企业很多重要文件或重大决策就无法有效执行或传达,员工的做法和老板的想法会相差甚远,所以大企业需要法治。在一家大型集团企业,领导者对企业的控制力,很难通过对
的控制去实现,因为
的能力有上限,因为只要是
就会有私心私欲,过于相信某
,就有被某
蒙蔽背叛的可能,而体系的力量远远大于一个
的力量。”
边学道说:“有道理。”
傅采宁说:“我听说过一个案例……”
“你说。”
“有一家企业,什么名字就不说了,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白手起家,最辉煌时资产达1000亿元,但庞大的商业帝国又在瞬间倒了下去……”
边学道端起茶杯说:“你说的是德龙的汤万新,我知道他。”
傅采宁接着说:“德龙是份制企业,但它的兴亡却是由于一个
,可以说,德龙集团兴也汤万新亡也汤万新。庞大的德龙集团一切都由汤万新一
说了算,在近20年里只开过一次董事会。”
“在治企业,成败完全取决于掌舵那个
。这个
可以使企业兴旺,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个
就没有企业的成功。但由于没有任何制度可以制约这个
,他的失误也会使企业失败。在这种企业中,掌舵
的能力和见解是企业发展的界限,企业的兴亡完全系于一
之身。”
边学道苦笑一下,问:“还有吗?”
傅采宁说:“还有就是当一个领导太能
、太有远见时,身边
最首要的任务是跟上他的脚步,不要掉队,而不是开放
的学习和探索。当这种习惯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时,这家企业在跨界出击时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必然大打折扣。”
消化了一会儿傅采宁的话,边学道问道:“那怎么办?改道变法治?”
傅采宁说:“这个我也说不好。”
“你也说不好?”
“企业在什么况下应该
治,在什么
况下应该法治,是一个很难的课题,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透的。”
傅采宁浅浅喝了一茶,说:“过早地法治,或过久地
治,都将对企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为
治太过于松散,法治太过于严慎。
多了失去威望,
少了失去凝聚力。过早地法治,你会大权旁落,过久地
治,你将会成为孤家寡
。所以企业从
治到法治是一个艰难的变革过程,要掌握好时机,企业才能从
治到法治有效过度,使企业健康发展。”
边学道静静听完,开问:“你觉得韩国的三星是
治还是法治?”
………………
6月是松江一年里最宜的季节,街边的公园和广场上全是悠闲消夏的市民,抬
看,天空中飘着各种形状的风筝。
风筝下,一些小孩子仰指点,一些小孩子撒欢追逐,一些小孩子兴趣缺缺。
17点15分,骑士十五世行驶在市区往江北的路上,连运钞车都跟它保持几米距离。
边学道坐在车里跟即将当爸爸的李兵闲聊,说批李兵一个月带薪假期在家照顾老婆孩子,还问李兵给孩子取好名字没有?
一脸喜色的李兵答道:“不知道男,还没取呢,生出来再说。”
正聊着,手机响了。
边学道拿起手机一看,来电显示:樊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