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楚人歌里唱千年(2/4)

圈子中心静立的秀丽少缓缓抬起,一一环顾着她们,似乎寻找一个,唱道: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忽独与余兮目成。

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声音清脆空灵,仿佛山间白雪初融,涓流宛转清亮,及至汇聚成溪水奔涌向下,百折不回,又透露出一刚毅与力度。

她回答说:“我的眼中只有你,可是我要走了。”

春秋战国的音乐风格源自周王室的宫廷礼乐,讲究“哀而不伤,乐而不”。典雅、壮丽,没有太多个感的波动,如《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等等。

但有两个地方不太一样。郑、卫之地是原殷商土著,最唱男,词艳曲绵,被斥为靡靡之音。楚信鬼,楚地多巫,迎送鬼的歌舞狂野奔放。

而这一次的表演,孩子们明显杂糅了不少元素,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饱满。比方说,“秋兰兮青青”,唱腔空灵悠远,是正乐;“乘回风兮载云旗”,唱腔刚劲有力,是楚歌;“悲莫悲兮生别离”,唱腔缠绵悱恻,是郑声。

圈中少似乎寻不得,升天地,顾盼生姿。围绕着她的孩子则群舞而动,节奏由慢变快,声调由低变高,继续唱合:

“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沐兮咸池,晞发兮阳之阿。

望美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她们追问:“你在等谁呀?”

圈中少伴随着她们的歌唱,折腰回旋,展臂抖袖,或显示徘徊求索之姿,或呈现飞举飘升之势,婉转而低回,寂寞而忧伤。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孩子们继续群唱,是在赞美:“怀抱儿童高举长剑,只有你才能为我们主持公正。”

她们的声调越拔越高,绪越来越激昂飞扬,到“登九天兮抚彗星”时高亢云,如金石之坚,烈火之炙,营造出了一个高远秘的氛围。

随着一句“竦长剑兮拥幼艾”,圈中少的动作定格。左手仿佛环抱婴儿,右臂则高举呈虚握长剑之势,目光炯炯,微微扬眉,极尽美艳之态,凛然凌厉。

孩作欢喜雀跃状纷纷上前簇拥,众星捧月,像波一样摇摆,把最后一句“荪独宜兮为民正”的声调却放低了,节奏放缓,绵绵不绝,流露出无限热,景仰。

铮……锦瑟的尾音袅袅而逝。

挑眉数次,饶有兴趣看完只为她一个的表演,鼓掌三下,道:

“好好一曲迎的《少司命》,硬是被你们唱成了之恋,连悲悯的怀也被唱没有了,到最后才拉回来……不过,我很喜欢。”

尽管她的声音很清淡,没有表露出太多欣赏、褒扬意思。但是随着伊鼓掌三下,道一句喜欢,像泥塑一般静止的孩子们顿时散了架,拜伏于地哭得稀里哗啦。这一刻,她们仿佛置身梦幻,觉得死了也值。

的少司命,今天的巫山静静看着她们,道:

生有际遇,灵魂无贵贱。以前,你们非得已;以后,不可以动不动就跪拜。无论面对的是,是鬼,还是王侯。”

“是。”

孩子们伶俐地应声而起,迅速擦眼泪,垂手肃立。

她们惊地发现,不知何时所有伤痛消失无踪,身体轻盈得像能够飞起。额的青肿不见,几乎折断的腿脚完好,连肩膀上的血痂也淡了痕迹。

她们从来没有这样自信过,感觉就算面对一堵厚厚高墙,也能够推垮它;就算一曲没有听过、无比繁复的歌舞,也能够飞快排练好。

“我赐予你能量和感悟,带领大家去巫山结庐修行。不要在世飘零,不可以参与诸侯争霸……天下汹汹且由它。”

轻抬玉指,一线红光点了扮演少司命的孩子眉心。

柳眉一蹙,身子微颤,眼眸在一瞬间涣散,随即重新凝聚,光芒闪烁。她微一弯腰似乎要拜谢,猛地醒起方才的教诲复又挺直。眉宇之间英气勃勃,先前的柔弱怯懦一扫而空,像换了个似的。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哈,哈……瞧瞧你们这小身子骨,再饿几天肯定能飞起。”

嫣然轻笑,一时光风霁月,花香阵阵。

直立在石板缝隙中的金饼子凌空飞起,悬停于“少司命”胸前。

“嗯,这玩意用起来不太方便,容易招惹麻烦。”

看了看,微微皱眉,望向宫殿废墟。

似乎被她目光牵引,几十枚蚊鼻钱发出尖利的空之声,飞至少们身前,载沉载浮。青铜铸造成一张张龇牙咧嘴的鬼脸,上宽下窄,比拇指大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