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 比自己弱的人都在努力,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求订阅)(3/4)

最好,与j4给体结合,得到的基于j4:y14体系的器件效率,最高可达16.41%。

说起来,自从学妹合成出来j4后,课题组里关于聚合物给体材料性能方面的优化,基本上已经陷入了瓶颈,难以找到性能更好的体系了。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因为不论是j系列、h系列给体材料,它们可供优化的反应位点太少了,基本上都已经被优化到了极致。

想要取得器件性能上的突破,就必须做出比较大的改变,开发出全新的体系。

而想要做一个全新的东西,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在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基于现有的已经优化到非常好的体系,去找寻新的体系,大概率只会让自己的性能越做越差。

以现在非富勒烯受体体系为例,itic系列开发出来这么久,许秋也就只找到了一个y系列受体材料,能够全面优于itic系列,其他很多体系都扑街了。

但即使这样,y系列材料也不是全新的,它的端基还是沿用了itic系列的icin衍生物。

因此,在给体材料选择方面,许秋打算还是像之前投稿《科学》文章的叠层器件中使用“外援”一样,从同行们那边找一些合适的给体材料,用于自己的y系列受体体系中。

毕竟,现在国内国际上做有机光伏的课题组不说上百家,几十家还是有的。

自己都带领团队合成出来了itic、idic、ieico系列的受体材料,j系列、h系列、ptq系列的给体材料出来,其他人总该有些声音吧。

总不能自己一个人把所有的工作都包圆了,那也不现实。

人的想象力和思维总是有极限的。

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再是当初牛顿、爱因斯坦时期,那个“一人就能够照亮整个世界”的时代。

现在能够做到如此闪耀的人,背后都是有一个大的团队在支撑,不论是什么行业,zz家、企业家、科学家都是一样的,想成就大事业,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成功的。

其实,有很大部分的原因,也是因为牛顿、爱因斯坦他们那个时候,精英太少,普通民众太多。

现在全民普及教育,也让人人都有呈现伟力的机会,个人伟力的时代基本上是翻过去了。

比如,相对论这种放在当初没几个人能看懂的理论,搁在现在,就算是键盘侠出来都能说道几句:“啊啊啊,光速不变……”、“一切的惯性参考系都是平权的巴巴拉”……

这也能够看的出来,总体上,社会还是进步的,蛋糕总会越来越大。

但为什么现在还是会出现,包括国内内卷、国外躺平在内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呢?

其实就是蛋糕增大的速度,赶不上人们欲望膨胀的速度。

换句话说,之前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人们追求的非常简单,只要吃饱穿暖就够了。

现在人们都能吃饱穿暖了,要的东西就多了,不仅要物质上更好,精神上也要好,但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不够分,那就只能去卷,去争。

另外,现在互联网的存在,也让整个社会越来越透明化。

之前的中底层普通民众,根本看不到精英的生活,可能还在想着“皇帝的金锄头”。

现在都能看的到了,可能还会感慨“原来皇帝不种地啊”。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看到了差距,就会滋生欲望。

欲望初期会激励着人们奋斗,也就是内卷;

可到了后期,如果发现怎么努力追赶都无法突破阶层壁垒,那人们可能就会选择躺平。

确定了具有最佳端基的y14材料,许秋继续基于y14进行侧链修饰。

具体来说,y14分子中,tt单元上有两组侧链,氮原子上也连接有两组侧链,需要分别对它们的长度和种类进行调控。

长度方面,可以选择有6、8、10、12、14……个碳原子的烷基链,一共有n种选择,种类则分两种,分别是直链型和支链型。

排列组合下来,一共有2*n*2*n=4n*n种可能性,还是挺多的。

不过,许秋也不指望能够一蹴而就,慢慢来吧。

这段时间,许秋也收到了来自课题组小伙伴们,以及魏老师的各种消息。

孙沃和手套箱公司对接,对方已经到邯丹材一216取走了旋涂手套箱,开始加工。

魏兴思人在欧洲过年,不过他的日常工作并没有落下,抽空给许秋发来了好多篇最近有机光伏文献的pdf电子版。

邬胜男过年期间没有闲着,努力撰写着y5、y6、y7材料的文章,中途还打了几个电话给许秋,咨询y系列材料讲故事的思路,她的目标也不高,am子刊就满足了。

许秋有些惊讶于博后学姐居然这么拼,不过仔细想了想,也很正常。

从某种程度上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