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叠层器件,双倍的“快乐”(求订阅)(6/6)

验室搬砖辛苦,还是去上班996辛苦”时,对方笑了笑,毫不犹豫的说:“实验室搬砖辛苦。”

具体的原因,许秋没有追问,不过根据自己的经历,他大致能想明白。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在公司干活有钱拿,而在实验室搬砖几乎没钱,哪怕两者工作强度相同,感受也是不同的;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博士相对比较稀缺,一般公司招来的博士,手下都会配有有硕士和本科生帮忙干活,博士自己基本上是不怎么需要干体力活的,只需要指挥手下,把握大方向,处理一些关键问题即可。

而在实验室,博士生、硕士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搬砖的苦力。

就像魏兴思组里,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再到博士生、博士后,工作强度其实没有太大的分别。

博士生的工作强度可能还更高一些,因为课程比较少,而且还有毕业的压力。

许秋没有汇报,周日的时候他已经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大伙儿们分享过了。

韩嘉莹继续撰写h5给体材料的文章,目标期刊jmca,当前进度五成。

她在组会上讲了讲ptq1材料的一些表征数据,包括之前送样的核磁数据已经处理完毕。

虽然像聚合物材料做核磁实验,可以分析的东西几乎没有,但根据惯例,这些实验都是需要做的,许秋有时候也会暗自揣测,这或许仪器厂商和期刊公司背后共同串通好的?

现在ptq1这个工作,数据的完整度大约八成半,只差光源数据。

邬胜男领到了新任务,合成包括coi8dfic在内的几种受体材料,还有她自己的体系foic等。

她负责的杰青基金申请书差不多快要完成,刚好可以腾出精力来做实验。

毕竟,发文章才是她博后期间的重点。

当然,写本子也不能说不重要。

日后邬胜男想要成为独立的科研工作者,也要独自写本子,去申请项目。

只要成果不是惊世骇俗的那种级别,本子写的好坏还是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申请的项目能不能通过。

就算到国外发展,要申请经费,也是需要写申请书的。

总之,搞科研,笔杆子上的技能和实验方面上的技能同样重要。

莫文琳因为许秋上周接手了叠层器件的制备工作,所以没怎么做实验,专心整理基于j2:pce10:ieico-4f的体系的工作,目标期刊afm,目前进度三成。

最后,几位本科生汇报,因为临近考试周的缘故,他们集体表示之后过来的频次会少一些。

几位本科生现在都还没有一作的文章,不过挂名三四五六七八作的文章倒是有一些。

有机光伏团队的殷后浪、徐心洁挂名的文章更多一些,这让钙钛矿团队的于娅和邓虎分外的羡慕。

可他们也没有办法,当时人是许秋挑的,他们只能被动的选择接受。

其实他们内心也知道,自己表观上水平,比如英语成绩、绩点方面,确实差殷后浪和徐心洁一些。

有些时候,机会来了,却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而错失掉,确实还是蛮可惜的。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钙钛矿这边也不差,从学术成果上来讲,至少能超过八成以上的课题组。

组会结束后,魏兴思说道:“许秋,蓝河找我们有事情商量,下午我开车带你一起过去吧。”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