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 许秋又出圈了,幕后推手竟然是……(求订阅)(2/6)
ci. bull.期刊上,也就是之前提到的举国之力推举的一本期刊。
许秋推测他们把工作发表在这里,可能也是有完成上面任务的因素。
当然,他们也算是吃到了一波红利,后面sci. bull.变为综合类一区了嘛。
而且,这两篇文章都非常的短,他们发表的格式是“short communication(短通讯)”。
本来相较于正常article格式的文章,communication就够短的了,一般是三千个单词左右,三到五张图片的样子。
而现在这个short communication更夸张,正文只有两页半,全文就一张图片,整合了分子结构、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j-v特曲线以及eqe曲线。
不过,实验方面的工作量其实也没少太多,因为其他的表征测试也是做了的,包括光源giwaxs,电镜tem、afm,电荷迁移率sclc,只是被放在了支持信息中,里面有足足20张图片。
当然,文章短不短的,对许秋来说也无关紧要。
他主要关注到三个点,即coi8dfic体系具有“超窄禁带宽度”、“高电流密度”、“对膜厚不敏感”的特点。
coi8dfic的禁带宽度只有1.26电子伏特,光吸收带边可以达到1000纳米,已经接近硅的禁带宽度了,常温下本征半导体硅的禁带宽度为1.12电子伏特。
也因此,基于coi8dfic二元体系的器件,短路电流密度就高达26毫安每平方厘米,三元体系更是达到了28毫安每平方厘米,比许秋现阶段拿到手的y系列受体都夸张。
当然,高短路电流密度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开路电压偏低,只有0.68伏特。
不然,给这种电流密度配上一个0.8伏特以上的开路电压,打现阶段世界纪录的课题组就不是许秋,而是李丹课题组了。
同时,coi8dfic还兼顾了idic系列的优点,在制备厚膜器件时,器件能的衰减幅度较小。
因此,许秋初步判断,这种材料或许是ieico-4f等近红外受体材料的上位替代,值得进行尝试。
周。
因为周六加班的缘故,许秋一觉睡到中午才醒。
他取过手机,打算看一眼时间,却发现微信像是被轰炸了一样,全是未读消息,还有一通来自魏兴思的未接来电。
难怪许秋在睡梦中总感觉周围在震动,原来不是错觉,而是手机在震。
他首先看了眼魏老师的来电记录,是早上九点钟的,响铃7声就挂断了,且没有二次拨打。
一般这种况下,就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可能只是魏兴思突然有了一个科研想法,想和许秋分享一下之类的。
于是,许秋就没有回拨过去,反正下午就要见面了嘛,有什么事都可以当面沟通。
微信消息,大多数都是来自校内的研究生同学们,包括陶焱、穆雪等等,还有课题组里莫文琳、韩嘉莹她们,此外,甚至还有几个很久都没有联系的老同学,也发来了消息。
许秋随意点开了最上面的几条消息查看,发现他们都在说同一件事,并附带了一个转发过来的链接。
链接是来自魔都综合大学洋葱社的一篇推文:“一年狂揽三十余篇sci文章的传奇直博生,公开了他成功的秘诀,真相竟然是……”
看到这标题,许秋已经猜到了他应该是主角,多半是周二大会的那件事进一步发酵了。
学校里的洋葱社,许秋还是稍微有些了解的,在社团招新“百团大战”的时候遇到过,但并没有太过关注,只是知道它取名参照了洋葱新闻。
洋葱新闻是漂亮国一家提供讽刺新闻的组织,它以报道讽刺文章为特色,文章内容涉及国内外以及当地的消息,在它的旗下还有娱乐
的报纸和网站。
洋葱新闻所提供的新闻,通常是以真实新闻事件为蓝本,加工杜撰出来的假新闻。
虽然故事很多都是假的,却绝非胡编瞎造,而是用夸张的想象表达对世界观感,是另类的社会评论,因此有不少读者追捧。
而且它模仿了传统新闻的特点,所有新闻均以漂亮国联合通讯社规格报道,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因为做的比较成功,所以当传统印刷媒体发行量减少,被迫裁员时,《洋葱》的销量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许秋打开文章链接,果不其然,第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在大会上挥斥方遒的照片,还没有打码……
查看了一番正文,许秋发现内容还是比较正常的,没有太多添油加醋的成分在里面。
不过,关于许秋和穆雪之间的互动并没有提太多,只在文章末尾提了一句,算是勉强和标题相呼应。
大多数的内容都在讲许秋获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