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 肝帝的一周,Y系列材料到手(二合一大章,求订阅)(4/5)

缩减实验步骤。

省下来的时间,不管是继续做实验,写写文章,还是划划水,都是非常好的。

第四步的反应是在仲胺上引入侧链,要用到第三步的产物、溴取代的乙基己基、碘化钾、碳酸钾,还有dmf溶剂。

当初许秋选择采用比较短小的2-乙基己基作为侧链,是考虑到nt单元上已经有一个侧链了,不需要再用比较长的侧链,就可以满足材料的基本溶解性需求。

后来y10、y11的结果,也表明许秋当初的想法是正确的。

这个反应需要在90摄氏度避光状态下,反应10小时。

晚上,许秋处理这步反应的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涤,干燥,过柱子。

因为材料的共轭结构没有太多的变化,所以得到的产物仍然是橘红色的。

对于有机光伏材料来说,主要显色的便是共轭结构,侧链对于材料颜色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由于时间有限,许秋没有来得及投接下来的第五步反应。

周四,继续江弯实验。

不过,今天比较特殊,许秋这学期的课程都选在了这一天。

一大早,他给几个老师都发了一封邮件,诚恳的进行请假,表示:“有一个重要的连续实验需要进行,希望请假一天,望批准。”

说起来,许秋这学期还没有怎么翘过课。

主要是因为他现在都在系里出名了,以至于很多老师都认识他,因此也会在课堂上格外的“关照”他,经常让他来回答问题。

搞得许秋不太敢像本科时候那样肆无忌惮的翘课了,哪怕这些老师都不点名。

对于请假这件事情,其实,大多数老师要的就是一个态度,课你可以不来上,但要给我说一下,表示尊重,很少有老师会不批假的。

果然,许秋邮件刚发出去没多久,早上七八点的时候,就收到了来自老师们的邮件回复,表示准假。

今天是第五步反应,也就是上醛基的反应,需要用到液氮,给中央dad单元的两端上醛基。

反应倒不是很难,就是比较麻烦,主要是江弯这边没有低温物理实验室,需要从邯丹校区带液氮过去。

而带着液氮,就不能坐校车,只能提着装好液氮的液氮容器,然后打车把液氮送过去。

最后,折腾了一天,到晚上许秋终于拿到了经由过柱子提纯后的第五步反应产物。

原本投了10克的nt原料,做到这一步,就只剩下5.35克了。

不过,能有这个量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平均分配下来的话,y3-y6每种材料差不多都能合成出来1克以上,暂时也足够用了。

做完实验,许秋乘坐校车返回邯丹,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寝室,冲了个热水澡,疲惫感消退了不少。

现在升级成为直博生后,有了24小时热水供应,终于不用像本科生时候天天洗冷水澡了。

周五上午,许秋留在了邯丹校区。

今天他要履行作为助教的职责,一方面是对魏老师课程上本科生的ppt演讲进行考评,另一方面还要带领他们去参观实验室。

虽然许秋之前没有专门干过这些的事情,但在魏兴思组里这一年多的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处理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并不难。

不得不说,在魏兴思组里干活,事情多是真的多,但也的确很锻炼人

这门课选课的学生人数不多,只有寥寥数个,全部都到场了。

本来魏老师在学期初,还想让新来课题组的几个本科生去选他的课。

结果等魏兴思告诉他们的时候,选课时间已经过去了,没办法再修改课表了,最后只好作罢。

不过她们可以等下次魏兴思开课再选,基本魏老师的这门课可以稳定拿a,至少也是个b+。

毕竟是魏老师打分,肯定会给自己组里的学生一个好成绩。

虽然这样做是“看人给分”,有失公正,但怎么说呢,国情便是这样。

这也是历史的惯性,就比如“重男轻女”等封建残余,直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清除干净。

首先是ppt演讲的考评,许秋没有麻烦其他人,自己单独把这些学生拉到材一三楼的小会议室中。

其实他想叫人过来帮忙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如拉莫文琳或者韩嘉莹过来。

但一来其他人也都非常的忙,两个人来考评,工作效率相当于直接减半,二来他毕竟拿了学校每个月发的几百块钱,拿了钱就要办事嘛。

后者也是魏老师的理念,比如他拜托许秋审核博士生毕业论文,或是副教授转正的材料,都是把审核费用给了许秋,他的主张是“谁干活谁拿钱”。

至于许秋他们帮忙审稿,这个确实没有什么实物层面的酬劳,毕竟审稿本身就属于义务劳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