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 一念之差(万更求月票)(2/3)

是用手套箱操作的,不太好贸然更换溶剂氛围,因为可能会造成未知影响。

很多领域在实验室里是一回事,到工业化的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就比如,现在这个氯仿、氯苯溶剂的问题不解决,哪怕其他的条件都弄好了,在进行工业化刮涂加工的时候,工人必须要长时间穿戴防化服以及防毒面具,才能进行工作。

而一切防护装置都是有极限的,不可能100%隔绝有毒溶剂,如果长时间干这个活,工人肯定就会慢性中毒。

这也是为什么电子厂,穿戴防化服以及防毒面具的工种,每个月能比其他工种多拿1k、2k。

无它,牺牲健康换来的。

许秋三人戴好面具后,杨钦开始操作。

他首先打开刮涂仪器的加热装置,设定温度为60摄氏度恒温,随后启动旁边的加热搅拌台,设定温度60摄氏度,转速300r.p.m.,对pce10:pcbm,和pfn溶液进行搅拌。

其中,pce10:pcbm是有效层溶液,装在避光的小棕瓶内,pfn是臧超军和卢长军他们开发出来的一种聚合物传输层材料,用来取代传统的pedot:pss传输层,构筑正结构的器件,被装在无色透明的玻璃瓶中,溶液也是无色透明的,粘度不大。

许秋平时常用的器件结构是以氧化锌为传输层的倒结构器件,现在杨钦他们用的是柔性衬底,无法高温退火,很难使用氧化锌的结构,便选择pfn作为传输层材料。

接下来,杨钦将悬臂上的剃须刀刀片取下,更换一枚新刀片,然后清理样品平台,放置一枚柔性衬底基片,并用夹具将基片伸展开、固定好,最后,用控制器调控刀片的位置,位于样品上方大约3-5毫米的位置。

在过来的三个人里,学妹对蓝河实验室的关注度最低,基本上就是过来凑个热闹,打打酱油,而学姐是最为关注蓝河实验室情况的。

“这个高度是怎么控制的,靠目测嘛?”戴上防毒面具后,陈婉清的声音有些瓮声瓮气的。

杨钦尴尬一笑:“没错,现在就是靠目测,我已经建议蓝河去招个程序猿来写控制程序,这段时间正在面试呢。”

陈婉清耸了耸肩:“好吧……”

这大概就是科创公司的真实写照吧,从某种程度上科创公司和做科研也差不多,都是在探索一个比较前沿的领域,只是科创公司为的是商业化的应用,失败的代价很大,概率也很高,如果成功了,收获自然也很高。

待两个加热台的温度均保持在60摄氏度后,杨钦开始刮涂实验,首先是pfn溶液

他用去掉针头的一毫升一次性射器,吸取了大约200微升的溶液,挤出到柔性衬底的一侧,然后启动控制台。

刀片在基片上方缓缓刮过,带动着溶液经过基片,形成了一层薄膜。

之后,还要进行100摄氏度的退火操作,让薄膜上残留的溶液完全挥发。

整个过程消耗的时间比旋涂略微长一些,另外一个问题是比较费溶液,正常旋涂只需要70-100微升,如果是喷涂的话只需要15-20微升,这里刮涂却需要200微升。

杨钦继续又用同样的方法刮涂了一层pce10:pcbm有效层。

退火期间,陈婉清问道:“另外一个传输层和电极怎么解决,是全溶液法吗?”

“没错,”杨钦回复道:“另一个传输层材料用的是pdino,电极材料用的是银纳米线,分别用刮涂法和滴涂法制备。”pdino是pdi的衍生物,可以作为传输层,替代正结构的金属钙。

“我还以为是蒸镀呢,”许秋接话道:“如果这样的话,你们能做到3%、4%的效率,其实也不算低了。”

“是啊,”杨钦点点头,“就是器件性能有点不太稳定。”

随后,杨钦再次刮涂pdino、滴涂银纳米线电极,完成了一批器件的制备。

因为全溶液法不需要蒸镀,所以器件制备的总体速度比在魏兴思组里要快一些,排除溶液配制、清洗基片的操作,只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结束实验后,四人脱下防毒面具,离开化学实验室,返回器件实验室,杨钦把新制备的器件交由他的一个同事。

这时,许秋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他数了数人头,发现加上杨钦,房间里面一共有六个白大褂。

仔细一看,蓝河居然亲自上阵做着实验。

蓝河看了众人一眼,说道:“杨钦你带他们先去办公室坐一会儿,我等下马上过来。”

“好的。”杨钦把许秋三人领到隔壁的办公室,然后用一次性纸杯帮忙用饮水机接了三杯水。

坐下后,许秋随口问道:“你们这边的实验室建设有多久了?”

杨钦想了想,说道:“大概半年多吧,我是春季入职的,最开始几个月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