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搞定,收工(求订阅)(2/3)
添加量是1%的质量分数。”
“那学姐最后重复出来了吗?”许秋追问道。
“没有。”陈婉清无奈的摊了摊手。
“啊,为什么呢?”许秋好奇道。
“因为1%的这个条件,我自己在发信前就试过一次了,没成功,收到回信后又试了一次,还是不行。”陈婉清道。
“这……”许秋道。
学姐轻叹一气,感慨道:
“学术圈里一直流传着一套说法,实验类型的文章,研究者自己不信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但其他看的都信。
而理论类型的文章,研究者通常对他们的理论信不疑,但其他
总觉得这
理论到处都是缺陷。”
许秋无言。
不过,仔细想想,学姐说的似乎挺有道理的。
过了一会儿,实验室的方向忽然传来轻微的“滴滴滴”响声。
随后,响声停止,他听到了韩嘉莹的呼唤:
“师兄,氧化锌的退火时间到了,秒表我已经帮你按掉啦。”
“来了,来了。”许秋急忙应和着,然后快步走实验室。
韩嘉莹站在超声波清洗仪旁边,在处理光源样品基底用的单晶硅片,目前已经把硅片切割成小块,正准备进行清洗作。
许秋想起昨晚在模拟实验室中努力的成果,便说道:
“学妹,今天我要做器件,顺便帮你的体系,也优化一下实验条件吧。”
韩嘉莹呆了一下,随后甜甜一笑,说道:“谢谢师兄,那需要我的帮忙吗?”
“不用了,你专心准备光源样品吧。”许秋摆了摆手,说道。
他突然意识到,这好像是除了教学实验外,他第一次主动提出帮她做实验,平常都是反过来的。
念及于此,许秋觉得这几个月似乎对学妹的压榨似乎有点狠了。
之后还是对她好些吧……大概?
……
氧化锌基片是在空气中退火的,200摄氏度。
加热台已经被学妹关掉了,许秋穿戴特质的隔热手套,将上面装有基片的培养皿取下。
等待了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待培养皿温度降低至100摄氏度以下,他便直接将其转移至旋涂手套箱的传送舱内。
隔热手套上有非常厚的一层隔热涂层,不需要担心烫伤的风险。
理论上,是需要让基片冷却至常温,然后再进行转移的,但从工作效率的角度来讲,他这样的方法更加节省时间。
当然,这样的作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氧化锌基片的退火
作,对之后的降温过程无要求。
因为氧化锌预聚体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就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氧化锌纳米颗粒,降温速率对其能无明显影响。
不像钢的退火,就需要缓慢降温,因为这个过程中会伴随残余应力的释放、晶粒的细化、缺陷的消除等相变过程。
许秋进旋涂手套箱,开始规划实验。
现在的状态,是他已经知道了最优的条件,要做的事是让这个最优条件,变得像是他今天摸索出来的一样。
同时还要兼顾重复实验,避免因实验意外而造成翻车。
思索片刻,他决定这24片基片,分成两组,制备两批器件。
其中,第一组的策略是在相对大的范围内筛选实验条件,使用18片;
第二组,则将实验条件直接锁定在最优条件,使用6片,三个体系都能各自分到2片。
他也提前想好了实验意外的处理方法,比如有一两片的薄膜没涂好。
这种况就只能牺牲学妹了,把她的体系少做一两片。
没办法,他的体系目前优先级最高。
收到了修改意见,早早把文章确定下来比较好。
正如魏老师所说,迟则生变啊。
……
今天,许秋基本上连轴转,中午点了外卖,在蒸镀器件的间隙解决了中饭,晚上去食堂吃,不过也只用了半个小时,就麻利的赶回实验室继续实验。
一天要做两批器件,并全部测试完毕,实验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好在,最终的实验结果不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总体上,重复了昨晚模拟实验室的结果。
他的pce11体系,最高值11.11%,又往前提升了0.01%。
这点提升可以忽略不计,但这数字倒挺有意思,仿佛在嘲讽他一样。
而学妹的两个体系,一个最高6.63%,另一个最高7.30%。
目前看来,她的工作,发两篇acsami这样水平的二区问题不大。
当然,能发要尽快发。
因为随着研究的进行,有机光伏领域总体是在向前进的,所以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