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加热式匀胶机(求订阅)(3/4)

道:

“小众生意,做的厂家不多,也只有特定的研究机构才有购买需求,而研究机构用的是科研经费,不是研究者自己的钱,用起来不那么心疼,除非涉及到利益输送,一般也不会有人监管。

种种原因,导致这类商品的价格,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高于其实际价值,至于具体溢价多少,那就是厂家和研究机构采购人员之间的博弈了。

但要说暴利那也不至于,因为受众很小,而且研究热点随时可能会变,辛辛苦苦合成出来了一堆材料,如果卖不出去,那就一文不值。”

“有道理,那像生产这些光电材料的厂家,是不是也有专利限制呢?”韩嘉莹又问道。

许秋倒是没有申请过专利,不过对这方面还是略有了解的,他解释道:

“专利一般针对的是有应用价值的领域,有机光伏现在还处在实验室阶段,离商业化还是有不远的距离的,基本没人会去申请的。

况且,文章一旦公开发表,在我国就无法再以同样的内容申请专利了,因为任意人都能检索到具体内容,专利本身就失去了其新颖性。”

“这样啊。”韩嘉莹似有所悟的点点头

给学妹解惑完毕,许秋进入旋涂手套箱,把原先的旋涂平台上的气路管卸下,再把旧旋涂平台放入大传送舱内。

此时,周围传来了“呲呲”的声音。

“听到什么声音了吗?”他最先反应过来,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好像是漏气声?”韩嘉莹不确定道。

“应该是的。”许秋看了看旁边的面板上的气压示数,在没有操作的情况下,每隔几秒钟就下降0.1bar,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略作思考,他大致猜到了原因所在,于是迅速撕开一袋一次性乳胶手套,将其中一只手套包裹在气路管的末端。

果然,“呲呲”的漏气声消失了。

“我明白了,气路阀门是安装在匀胶机内部的吧,”韩嘉莹分析道:

“当师兄卸下气路管后,手套箱内外就会接通,再加上舱内压力是大于一个大气压的,所以就会造成漏气现象。”

“没错,所以刚才我用一次性手套堵住了缺口,算是权宜之计。”许秋点点头道。

虽然他实验没少做,但是在手套箱中搭设实验仪器,对他来说,也是头一次。

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用气路管连接机械泵和旋涂平台。

手套箱对气密性的要求很高,像氮气枪、机械泵的气路都是提前铺设好的,采用的是安装在箱体侧边的中转接口,拆装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

最好的情况,就是不动手套箱中原有的气路。

可两台匀胶机型号不同,气路管不一定兼容,需要尝试后才知道。

而这种用于真空设备的气路管都是硬管,因为如果是软管的话,在低真空度下就会被大气压力压扁。

想要调节这种硬管的内径,还是比较困难的。

要么给予其一个巨大的外力,将管子硬塞到连接口内,这个比较考验手部的肌肉力量,要么加热使其内壁软化,然后再进行连接。

后者需要使用专用的加热扩壁机器,现在实验室里并没有,因此只能先选择前者,凭借蛮力硬怼了。

考虑清楚后,许秋拿起之前卸下来的气路管末端,取下上面的一次性手套,“呲呲”气流声重新出现。

他将气路管对准旋涂平台上的铜制接口,迅速用力一顶。

进去了一截,有戏!

气流声也随之消失。

硬管大约包覆住接口三分之一的长度。

还不够,为了确保之后的实验过程中不出问题,最好是完全包覆住。

“师兄,加油,用点力啊,没吃饭……”韩嘉莹在旁边‘鼓励’道。

许秋瞪了她一眼,这家伙现在开始开玩笑了。

不过,学妹的鼓励还是有些作用的,在加了buff后,他又努力了怼几分钟,终于把硬管顶入了接口的最深处。

随后他又用扎带捆住气路管和接口,防止其脱落。

终于完成了,许秋甩了甩轻微发痛的右手,长吐出一口气。

虽是十二月已然入冬,但汗水还是从他的脸颊旁滴落,没入灰白色的实验服中。

人在手套箱中,也没办法擦汗,不过他早已经习惯,要是在夏天做实验的话,只会比现在的情况更夸张。

缓了一会儿后,许秋开始打量新旋涂平台的操作界面。

比原先的匀胶机复杂了一些。

普通匀胶机只有有吸片、启动两个按钮,以及转速1、时间1、转速2、时间2四个齿轮式数字设置区。

而眼前的加热式匀胶机,除了这些基础功能外,还额外增加了平台温度数显面板、程序控温功能、而且最多支持八段步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