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再遇溶解性问题(2/2)

pt也是她负责整理。

……

对于聚合物给体材料来说,主链是长的共轭结构,通常是共轭的芳香环,比如苯环或者噻吩环。

主链这样的共轭结构,可以很好的传导带有正电荷的空穴

通俗的来讲,主链像是“电线”一样,空穴会沿着的这根“电线”,从薄膜内部转移至电极表面,再被电极收集,产生电流。

而聚合物主链外的部分,被称为支链,这部分通常是烷基侧链,它们是不导电的,可以理解为“导线”外面的绝缘橡胶皮。

不过,这层绝缘皮的主要作用并不是用来绝缘的,而是为了让聚合物材料能溶于溶剂,方便溶剂处理,旋涂成膜。

如果支链太大或者太多,会降低材料的光电性能。

这是因为在有效层中,电子/空穴对必须在给体和受体接触的界面处才能拆分,形成自由的电子和空穴载流子。

如果真的像电线一样把给体都包住了,给体和受体就无法接触,就没办法形成自由的电子和空穴载流子,也就没办法产生电流。

因此,在能保证聚合物给体材料溶解性的前提下,支链不宜过长过多。

……

许秋打开他们整理好的word和ppt文件。

先是在word中检索,带有氟(f)原子的聚合物给体材料,然后在ppt中找到对应的文章,初步查看一下标题和图片。

如果值得正文,就去找到对应的pdf格式的文献,全文。

许秋主要看研究者对比带氟原子和不带氟原子的同类聚合物给体材料。

结果发现,其他研究者报道的带有多个氟原子的聚合物给体材料,通常都选择了较长的烷基支链,普遍比不带氟原子的多几个到十几个碳原子。

而他这次的合成反应,他并没有修改支链中碳原子数量。

也许这就是产物溶解性较差的原因?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