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准备取经(1/2)
第二天,许秋启动辅助系统,继续钻研文献。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五步是文献的引言部分。
研究者们发表一篇article或cmunication文章,讲述他们所做的工作,本质上就是在讲故事。
而引言部分就是告诉读者,我们为什么要讲这样的一个故事,或者说我们做这样的一个工作的必要。
故事可以是这样的:
甲:我在野外发现了一种具有白色皮毛的新生物,我将其命名为x兽,我把x兽抓了、宰了、炖了,发现x兽质鲜美,很好吃。
也可以是这样的:
乙:基于甲的发现,我也去野外抓了只x兽,也把x兽抓了、宰了、炖了,发现x兽质鲜美,很好吃。但是如果撒上胡椒
、辣椒
、椒盐等调味品,会更加好吃。
丙:基于甲的发现,我在野外发现了一只具有黑色毛发的x兽,我把黑x兽抓了、宰了、炖了,发现黑x兽质发柴,不好吃。此外,我还用猪
和黑猪
做了一组对照组,发现黑猪
更好吃。最终得出结论,
质鲜美与否和毛发颜色无明显相关
。
丁:基于甲乙丙,我发现x兽烤着吃更好吃。
戊:基于甲乙丙,我发现x兽和黑x兽按95:5的质量比混合,炖着吃比纯x兽
更好吃。
他们的实际工作可能是这样的:
甲:我合成了一种新材料,分子式是c-60,我将其命名为富勒烯,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发现c-60有许多优异的理化能。
乙:基于甲的发现,我成功合成了c-60,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得到的数据和甲差不多。然后对c-60进行表面修饰,得到了更佳的理化能。
丙:基于甲的发现,我成功合成了c-70,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发现c-70的理化能不如c-60好。
……
其中,甲通常是行业大佬,在“野外“这个大领域中,开创出“x兽”这个小领域,这样的工作一般都是发表在一流期刊上;
乙和丙紧跟大佬脚步,虽说创新不足,但只要动作够快,能够快速做出成果,也能发表在二流期刊上;
至于丁和戊,因为下手太慢,就只能在三流期刊上灌灌水了;
再之后的跟风者,如果没有让眼前一亮的观点或是结论,就只能在sci三区、四区灌水了。
那么,对于甲之后的,他们所做的工作是否有意义呢?
自然是有的,个的
力终究有限,靠一个
或是一个团队把整个领域研究透彻是不现实的。
而且,哪怕某个研究了诸如“
和x兽基因相似度高达82%”之类的工作,这看似无厘
的项目,也是有意义的。
因为科研本质上是类对未来的投资,是留给子孙后代们的财富。
事实上,绝大多数,超过99%的科研成果在发表后几十年内,都找不到实际应用价值。
但总归有那1%的成果,可能在未来的一天,被一位研究者看到后从中获得灵感,找到了他科研拼图中缺失的一角,进而推动某个领域向前迈进一大步。
……
对于一篇review来说,引言部分的作用也是类似的。
通常是用来告诉读者,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领域,这个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个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较于摘要和结论,引言部分较长,显然不能很快将三篇文献的引言部分都看完。
许秋略作思考,选择了先看发表在《化学评论》上的那一篇,毕竟这篇影响因子最高嘛。
第一段主要介绍“为什么要研究有机光伏这个领域”。
借助有盗和谷狗,许秋将其翻译并总结,然后记录在了自己的科研记录本上:
“太阳能是清洁、环保、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传统基于硅、cigs等非金属的太阳能电池,虽然有着高光电转换效率(15%以上),已经商业化,但其成本高,且制备时会产生环境污染废弃物。
近些年,有机光伏材料,因具有价格低、质量轻、可以制备柔**件等优点,而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
有机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仍较低,目前最高10%。”
然后,又在后面补充了自己的感悟:
“对于太阳能电池,核心指标是光电转换效率,决定了它能把多少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
无机电池的转换效率15%以上是商用程度,也就是在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而有机电池的10%是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要是工业化生产,能不能达到5%还是个未知数。”
第二段主要介绍“有机光伏的发展历程”,许秋总结记录:
“19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