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卖参(1/2)
李青云停好车的时候,发现赵延寿和一名气质不俗的中年男子正在不远处等他。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好嘛,急到这程度了,价钱肯定开不低。
“李青云,总算把你盼来了,这是我师兄宋致远,省保健局的专家。”一看到李青云下车,赵延寿就急着跑过来,为他介绍。
李青云心说,幸好早有准备,把手里的一个方便袋随意的一扬,说道:“知道你们的目标,我也吊你们胃,自己拿去看。”
“什么?你就把百年野山参放在方便袋里?”赵延寿极为惊诧,刚接过袋子,就被旁边的师兄抢了过去。
“让我看看……李先生,你这真是百年参吗?怎么长得……咦?须子好长,挖得好完整。”宋致远说着,把
参放到鼻子处闻了闻,脸上露出一丝陶醉的表
。
“好纯正的香味啊。没一点皮,就能流露出这样的香味,野参错不了。断定年份,需要从芦、纹、皮、体、须,这五个方面判断,这也是常说的‘五形’。”
“芦即根茎,也称地下茎,即主根顶端细长部分,俗称“芦”。每年秋季地上部脱落,在根茎上留下一个茎痕,俗称“芦碗”,其数量随参龄增加而增加,也是鉴别参龄长短的主要标志,由于生长环境和自然灾害等影响,分为好多种
况,并非
们常说的一个芦碗一年的说法,但一般说来,芦长、芦碗多而紧密。总是不错的。”
说到这里,宋致远眉微皱,指着这根
参的芦
说道:“你的这根野参芦
不多,大约只有几十个,和百年参有细微的差距。当然,不能单以芦
来判断,还要综合其它四点。”
李青云有点紧张,他是知道这棵参真正年份的
。听宋致远如此在行,三言两语,就把这棵
参说得
是道。似乎每一根须子都是一种特征。生怕他鉴定到最后。说这是一颗十年份的普通种植参。
幸好,宋致远对参再熟悉,也只能根据现有的知识判断。
他指着参上的肩纹笑道:“你们看这
参主体的上半部分,这些横纹非常紧密。也非常
。一条条紧密连贯。错落有致,这说明这根
参的年份极长,甚至超过我以前所见的百年参。所以说。鉴定野生
参,不能从某一特征,武断的下结论。”
“而且这根参的表皮呈金黄色,似锦锻一样,这就是常说的锦皮特征,皮
坚实,皮质细腻,百里挑一的好皮相。”
论“体”的时候,宋致远说这根参是“疙瘩体”,品相不太好。
但“须”的特征又极好,说这支野山参,根上生长的须根细长,柔韧强,有弹
、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为“珍珠点”。
一番评点之后,宋致远总结道:“野山参的质量以生长年久、芦长、碗密、带圆芦、体丰满、纹而密、螺旋状、枣核艼、带珍珠疙瘩、须根坚韧不易断,五形俱佳者为极品野山参,但并非所有的野山参五形都明显,由于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支看上去只拥有五形当中的几个形的,也可能是一支好的野山参。”
李青云这根花盆里种出来的参,被他评为“三形上佳,质感一流。”,年份在百年左右,香味醇厚,可列为一极野山参的行列,算不上极品。
李青云举起大拇指,极为佩服的说道:“高,真是高啊。想不到一支
参,也有这么多学问。今天算是涨了知识,开了眼界。”
宋致远微微得意,不过仍自谦的笑道:“一般啦,我也是跟着师父多学几年,由于师父一直给中枢部门的首长做保健医生,我见到百年野参的机率比较高。见的多,自然能分辨好坏真假。”
李青云笑道:“既然宋医生是专家,那咱也不娇,你说这根野山参值多少钱吧?价格合适了咱就卖。”
“这个……由于野山参价格极贵,需要称重之后,再做估价。一般根据参的
湿比例,一般相差四倍。也就是说,一棵鲜
参重300克,晒
之后,只能有70多克。”
“像你这根野山参,如果鲜重有三百克左右,参加拍卖,或许能卖到两百万左右。但是,如果你急着出手,我可以以一百五十万的价格收购。毕竟拍卖会,需要很多手续和税费,到手的价钱和我开的差不了多少。”宋致远有几分迟疑的说道。
可能压价有点低,他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却见李青云大手一挥,极为爽快的说道:“既然你是赵延寿的师兄,那都不是外,赵医生也帮过我不少忙的,就按你开的价卖掉。
参你拿着,钱打在我的卡上就行了。”
赵延寿觉得自己极有面子,而宋致远却像做梦一样,没想到这么贵重的物品易,居然这么简单,这么儿戏?一句话的事,就把
参
给自己了?
如果不是旁边有,他都想揪几根须子尝尝,想再确认一下,这到底是
参还是白萝卜?再或者是桔梗?
李青云说完,似乎早有准备,从袋里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账号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