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恒之道(2/2)
宁道叹息着,劝道:“道友若是肯回是岸,现在为时不晚,只有你肯放下师仙子,再与老道走一趟就可。”
宁道的声音带着悲天悯,仿佛一个慈祥的长辈在循循善诱。
不过,何恒是吃他这一套的吗?
“宁道,尔本是道门宗师,但却背师灭祖,与梵门贼秃勾结,今天贫道便替汝师清理门户。”何恒冷哼一声,一把把手里的师妃暄置十余丈之外,身影急如闪电,蓦然一掌拍向宁道。
月如霜,这院落里刹那弥漫起肃杀之气。
“唉,天意如此!”宁道叹息一声,双手猛地一举,化作鸟啄,迎空而飞,扑向何恒。
何恒一拳打出,月星辰运转,山海五岳翻滚,地裂天崩一般,气势恢宏。在贴近宁道之时,他之拳势就再汹涌三分,排山倒海的笼罩宁道浑身。
宁道轻声吟道:“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嬴,或载或隳。是以圣去甚,去奢,去泰。”
他的身影飘逸无比,袖袍变得膨胀,一气劲汹涌而出,似有似无,虚实变化间,一掌扑向何恒双拳。
何恒与他拳掌加,只觉自己千钧之重的拳势,被其一
极其柔和的气劲弹起,真气涌动间,打
一处空旷之地,难建功效。
此乃以柔克刚,虚实结合之招。
宁道道:“老道的散手八扑其要在乎一个虚字,虚能生气,故此虚无穷,清净致虚,则此虚为实,虚实之间,态虽百殊,无非自然之道,玄之又玄,无大无小!”
“后天地而生,而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终。故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此自然之道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元气运于天地间。”何恒蓦然叹道,“宁道你的确已得致虚守静之旨,臻至浑然忘我的境界,可是可惜这只是境界,你之道心却被一群尼姑束缚住了,这也注定你终生只能止步于此。”
宁道摇了摇:“我从不喜老子的认真,只好庄周的恢,更
他
世而出世,顺应自然之道。否则今夜就不用在这里了。生死寿夭、成败得失、是非毁誉皆是空,超脱一切欲好,视天地万物与己为一体,不知有我或非我,至至
无我之境界,逍遥自在,可胜仙。”
何恒冷笑道:“庄周逍遥之道的确为世所
,但于我而言,却更
老子之无为,无为者,无所不为也!世
皆难看
虚妄天地,以一句梦或非梦欺瞒自己,不敢求见真实,但求一生之逍遥,于我看来却是愚昧。”
宁道叹道:“道友太过执着了,尘世漫漫,谁可真正看虚妄与真实,你岂知自己所求之真实,到
不是一场虚妄?天地茫茫,大道无涯,不如忘我以求真我。”
“朝闻道,夕可死!天地茫茫,宇宙无限,尽是虚妄,打虚空,才知自我,即使这天地是假,我却是真。”何恒直视着宁道,再道:“我若证得无上大罗,无限时空永恒大自在,所思所念尽是真实,只因我是真!”
“仙之说本就虚无缥缈,道友执念太矣,失去一颗清淡平静之心了。”宁道仰天道,“夫知有大见有浅
,物论之所由以不齐也。小知间间,
以心鬭,主司是非,意见起而道益亏矣。不知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道可道,非恒道也!天地久而万物易,世事皆变,唯变化本身不变,我之道恒在,即变化也,心非恒,亦为恒也!”何恒猛地一喝,杀机裹挟向宁道,真气运于五指,一把抓向其:“道不同,不相为谋!宁道,还不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