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逐渐完美的密室(2/3)
所使用的匕首刀刃自然是铁的。
“在天花板的吊灯里,装上一块电磁铁。停电之后,磁力消失,匕首就会掉下来。”
“而当时菊本先生,正好坐在正下方。在约翰·狄克森·卡尔的《失颤之》一书中,有一个使用了电磁铁的诀窍。”
当凶手走进来的时候,其实房门是并没有上锁的。
凶手走进房间后,利用血制造出搏斗的假象。
除了那三滩血迹外,其实各处还有一些细微的,很难发现的小血点。
而这,就是凶手为了让营造的搏斗看起来更加真实,才如此的。
完成这一切后,凶手离开了房间,将门关上。
然后利用强磁铁,从外作了门的门闩,营造出了密室的假象,从而实现了不可能犯罪。
“而这个方法,在斋藤荣的《危险的水系》一书中有提到过。”
外面有一个水风车,固定在每天早上的7点30分开始转动,而凶手恰巧也是知晓并利用了这一点。
在水风车旋转的轴上系上绳子,穿过石灯笼的孔和竹林,通过微微开启的天窗穿进去,事先就把匕首系在了那里。
“早上7点30分,水风车开始旋转。绳子不断被卷起临走,刺在菊本先生身上的刀被扒出,穿过天窗间的缝隙。”
“而最终,匕首掉在了院子里,绳子也全都绕到风车轴上了。而这一手法,借鉴了横沟正史的《本阵杀事件》。”
在目暮十三的点示意下,高木立马跑到附近的水风车查看,果真在风车轴上发现了缠绕的绳子。
“之前泉美小姐所见的高大,其实就是元进和尤姬。”
“让尤姬坐在自己肩上,然后带上长长的假发和一顶帽子,这样心伪装一番后,别
自然认不出你们来。”
“而警方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首要的怀疑对象,便成了一个捏造的形象。”
“所以,凶手......”
目暮十三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一旁的元进和尤姬。
觉得十分的不可思议。
“毛利老弟,难道你想说,凶手是这两个孩子吗?可、可是,这怎么可能?之前那个高大,说不定只是他们二
的恶作剧而已......”
目暮十三下意识的想要为这两个孩子辩驳。
然而,凶手却连一点狡辩的机会都不想要。
他大声说道:“不关尤姬的事!这一切,都是我做的!”
元进已上初一,却也年仅13岁。
也就是说,还是一名触法少年。
“毛利先生,很不错的推理。”
青海川棠说着,合上了手中的书籍,是自己之前从书架上抽取的,一本牛皮封面的书籍。
“不过,凶手并非元进。菊本先生,其实是自杀的。”
如果说,13岁儿子杀死父亲的结果,已经让他们感到了惊讶。
那当青海川棠提出“自杀”这个说法时,却感到了震惊。
“这个手法我曾经试过,并不足以杀。而且漏
百出,经不起推敲。”
理论可行和实可行,其实是两码事。
“门闩并非是横式的,毕竟这里满满的都是欧式风格,连门也没有成为那个例外。”
“即便是用强磁铁,想从外就把门锁住,是不现实的。”
“而关于水风车的那个手法,其实在往回拉的时候,就会受到阻碍,根本没法成功按照预想的思路实现。”
“所以,门和飘窗台的两处血迹,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而书架前的那一处,其实是菊本先生为了藏起不利的证据,将正在看的书放回了原位。”
青海川棠将书打开,给了目暮十三。
只见书籍的封面和内页,有的地方有被用某种东西过的痕迹。
目暮十三恍然大悟:“也就说,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匕首是掉在了菊本先生正在看的书上。”
青海川棠点点。
“菊本先生身上的伤,其实是他自己刺的。”
“当元进前来用强磁铁,想要将门锁上却无法上锁时,为了帮助元进完善密室,就强忍着疼痛,将门闩上锁。”
“而在见到绳子无法将刀拉出时,菊本先生又来到了飘窗台,将绳子解开,把刀扔了出去。”
“做完这一切后,菊本先生又按照元进所希望的一样,躺在了躺椅上。”
“最终,完成了不可能犯罪之——密室杀。”
尤姬至始至终都是一言不发。
田立泉美看着元进,似乎明白了什么。
“少爷。难道你一直因为夫的死,耿耿于怀吗?那其实只是意......”
“不是意外!”
元进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