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4 还好,苏联人跟美国人没打起来(2/3)
知道指挥塔怎么安排的,居然让波音-747停到了安-124旁边不远的停机坪。
这样一来,事就更难以把控。
苏联见波音-747降落,看了两眼后,什么话都没说,依然兴致勃勃地向中方
员介绍安-124。
龙耀华等想借
离开,都没法。
迎接美国方面的是商务部跟外部
员,军方也派出了几名代表,不会失去礼数。
浩浩的美国团队从波音-747下来,看到停在不远处的安-124,明显愣了。
对于苏联这种标志
的飞机,他们再清楚不过。
何况,庞大的安-124机身上用鲜艳的红色涂着“c”跟镰刀锤子红旗以及安-124的型号!
美国没想到,苏联
会跟他们几乎同时到达。
看着安-124里面,一帮中国军方员跟苏联
待在里面,美国
心中很不爽。
尤其亚历克斯,看着远处,目光不断闪烁。
他不知道是中国故意安排,还是苏联
向他们示威。
如果中国刻意安排,此次中国之行,比想象中更难搞定。
苏联向他们示威,同样难以搞定,中国有更大的底气拒绝他们的合作协议。
国防副部长、国务卿等同样看到了庞大的安-124。
不过他们并没太当回事。
他们能来中国,苏联同样可以来。
这几年,苏联跟中国关系比之前好多了,双方中断几十年的技术合作也重新开始变得频繁。
苏联为了拉拢中国,愿意提供100亿卢布的贷款,以此向中国提供技术。
可惜,苏联并没有掌握游戏规则的制定。
整个世界都是向西方看齐的。
还好,谢凯等一直担忧的冲突并没发生。
苏联与美国
,站在各自的飞机旁对视了几眼,在中方接待团的引领下离开了机场。
谢凯把苏联看着美国
飞机时候脸上的傲慢与自豪,甚至鄙视,看得一目了然。
苏联是故意的。
专程乘坐改装后的安-124,绝对是为了向美国炫耀。
波音-747的体型比安-124小了不少,就连美国最大的c-17军用运输机,体型差不多,载重量小了不少。
没出现意外,龙耀华等长长地吁了
气。
404把乌克兰安排到距离办事处不远的一家涉外酒店,这让乌克兰
也非常满意。
双方一起流、沟通都比较方便。
安顿苏联时,季米诺夫直接把谢凯拉到一边,严肃地问谢凯,“谢,听说你们国内正在跟美国沟通技术引进项目,难道你们准备放弃与我们的合作?”
谢凯愕然,季米诺夫作为乌克兰航空工业部的最高负责,不至于表现得如此急切吧?
真有这想法,也不该现在就问出来。
谈判都没有开始,直接放弃主动权?
苏联究竟在想什么?
无数的疑问萦绕在谢凯脑海。
乌克兰大佬们有这么沉不住气?
“部长,你是从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我们不知道啊……为了筹集从贵国采购技术的资金,这些子我们都没睡一个囫囵觉,好容易才把资金跟每年偿还贷款的数额凑够……”
季米诺夫盯着谢凯,并不相信他的话。
美国代表团在这时出现在中国,为的什么,他们心中有数。
正因为知道美国的事
,苏联方面才故意安排在这个时间到中国。
并拖着中方的迎接员,一直等到美国
的飞机降落,向美国
示威,美国
想阻止合作,不容易。
“你们筹集齐了资金?”季米诺夫吃惊地问道。
中国不是缺钱吗?
谢凯叹了一气,“哎,不是一次全部凑齐。不仅找各大银行贷款,甚至发动我们单位所有
部、职工借款,还发行了上百亿债券……未来数年的开支都做了预算。要不然,现在能支付前面一部分,后面无法偿还贷款,合作还怎么继续下去?”
谢凯说这话,也是为了让对方放心。
不管美国的条件多好,之前谈的不会有变数。
美国又不会解体,换个总统,合作都会受到影响。
季米诺夫稍微放心了一些。
“部长,我想,之间谈的合作需要作出一些小修改。”
季米诺夫顿时警惕起来。
对方又在谋划他们什么?莫非是安-124?
“技术清单中,有一些比较基础的技术没罗列出来,我们更需要这些基础技术。比如,导弹发车的特种车辆制造技术,军舰燃气
机等……”
这些都是基础项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