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6 你们这是膨胀得厉害了(2/3)
机团队整合成一个新的团队。
如此,可以垄断国内大飞机研发制造。
404不同意,不是秦飞技术实力太差。
不愿意看到国内航空工业形成垄断格局。
一旦形成了垄断格局,对国内整个航空制造系统都是严重打击,特别是西飞。
以秦飞现在的想法,一旦有了能力,肯定会向轰炸机跟歼轰机等项目发展,进一步再向战斗机领域发展……
404在航空项目上本来就太多。
秦飞的想法,几乎存在于这年每一个国内企业的身上。
都想搞大,搞全,最好是从螺丝钉到宇宙飞船都能制造。
无数单位在这样的思想下盲目扩大业务领域,最终导致小子过得红火的这些单位,因为盲目扩大分散了资源,最终消失在历史尘埃中。
谢凯看着这几家单位的,各自小算盘打得叮当响。
也不知道该气,该哭,还是该笑。
他们搞的这些事,并不让
气愤,却让
无奈。
这特么的也不看看况!
龙耀华一脸恨铁不成纲,问汪贵林:“会场况如何?”
“之前所有单位都来了,除了他们三家……”
郑宇成知道龙耀华和李明山想知道什么。
“112厂跟617厂,没有在看到这种况搞事。”
郑宇成其实是希望617或112厂搞事的。
他们需要杀儆猴。
他们需要一只,可最终,没有
跳出来。
这些单位一个比一个明。
现在出现的况,搞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之前哪想到会出现这况?
“首长,只要他们不出问题,这次合作就能成功。”
汪贵林沉着脸色说道。
龙耀华跟李明山两位大佬出收,404的自然感激。
听到其他单位私底下上蹿下跳,小动作不断,想抵制成立技术联合会,不宜出面的大佬们出手,敲打影响合作的刺,也算是豁出去了。
军工企业间成立技术联合会,上级部门无法直接表态,毕竟影响不小。
541、132厂几个单位的领导,都是尴尬不已,坐如针毡。
谢凯看着541的几位领导,心中很无奈。
“陈厂长,当初就解释过541合并到404不合适。规模太庞大,会对其他单位造成很大压力。”
谢凯本不想再解释。
不接纳541坦克制造基地,一方面不想承担太大压力;另一方面,541跟404之间关系,跟一家单位没有不同,一旦合并在一起,国内三家坦克研发制造单位就变成两家。
404拥有先进的技术,再拥有庞大的产能,国内其他装甲研究制造单位在压力下联合起来,肯定会不断地使手段来打压404。
技术项目大家可以相互竞争,以此促进发展。
装备领域中,一旦形成恶竞争,甚至其他单位恐惧404做大做强而拒绝给404代工,后果谁能承受?
541不合并到404,会让617等单位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404搞技术研发,不负责制造,不至于让他们走投无路。
龙耀华叹了气。
“大家的想法没错,方式欠妥。至少,所有单位都是希望做大做强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合作是唯一的出路。要不然,引进技术后,也会因为内部矛盾而无法快速消化……”
对于这些事,龙耀华等
同样无力。
“首长,我们并没考虑太多。一开始,只想搞技术研发,而不是成为研发、生产联合体的巨无霸。我们也不希望在国内某个领域形成垄断。竞争越激烈,大家的技术才能发展得更快。谁跟不上,谁就被淘汰。跟不上的留着,也不过费资源……”
汪贵林说得很现实。
404布局一直以技术研发为主,生产制造为辅。
这么多年,除了不断扩大代工生产的单位,内部几乎没有扩大产能。
一直在不断整合国内濒临产的军工厂,把他们纳
404装备出
的代工单位系统。
132、秦飞、541几家单位的领导不是不知道这况。
可他们都想跟着404学。
会议室里,112厂跟西飞的位置挨在一起。
姜阳明问着田文忠,“老田,你们怎么回事?有事也不通知我们……”
田文忠苦笑着摇,“我们也还是一
雾水呢。”
他们都不知道究竟是谁搞事了。
对他们来说,处境很是不妙。
原本还准备看现场况,找到机会联合起来抵制404。
避免404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