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章 快雪时晴(2/3)
再弹起,又一剑劈落。
这一次是个“时”字,剑劈,下一秒便落在了长槊之上。
比快更快。
赵骊越发茫然,甚至于有些手慌脚落。
少年三剑,极重之外,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韵所在,那种感觉,极其像一位书道大家在挥毫泼墨。
仿佛自己面对的不只是一个执剑少年,还有一位书道圣手。
很诡异,却又让
绝望。
一剑又一剑,每一剑的轨迹都厘毫不差,没有丝毫偏飘,沉稳得让
绝望。
而李汝鱼身后山间读书
,挥毫泼墨,字字而成。
快字之后,是“雪”字,其后是“时”字,“时”字之后是晴字……
晴字剑落时,天穹骤有一道阳光冲
层层乌云,如一柄刺穿天地的大剑,吸引了天地间所有风采,落在少年身上。
便有霞光生。
少年负霞光而舞剑,舞剑如泼墨。
这一刻的少年,宛若汴河之畔的圣
,生异香而天地俱静。
恍恍然间似有鹅影,曲项向天歌。
这一剑雪中见
。
赵骊很绝望。
忽然间发现自己走进了少年的圈套里。
他十步聚势一剑,以同归于尽的方式
迫自己采取守势,便是为了造就这个局面——连绵不断的剑劈之下,自己根本没机会,也没余力反击。
若是少年只是少年,这种战术根本没有用。
但少年的剑上,却似有一座大燕春秋时光,重得不输岳平川,一剑更比一剑重,也便罢了,但在这之外,还有一
无法理解的气韵。
少年挥剑时,总感觉他是在挥毫泼墨而写字。
自己竟然无法扭转劣势。
赵骊心中很苦。
早知道这少年如此难杀,自己何苦来哉?
更是后悔让少年走进这种立于不败的势中,早知道如此,先前不避惊雷也要杀死他。
只要少年不拔剑,他就必死。
可惜没有如果。
自己走错了一步,便步步错。
现在想杀少年,应该也有可能,但要付出极其巨大的代价。
那时候杀了少年,自己还能对付南北镇抚司和禁军,以及赵三房的异
?
尤其是王琨……
想到王琨,赵骊彻底绝望,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这位铁血相公依然没有现身,显然被李汝鱼说中了。
王琨是在等自己死在这里。
赵骊生出退意。
而在看见一旁满身是血的短襟老
子也按在绣春刀上,目光紧紧落在自己脚下,显然也要准备出手帮助少年时,赵骊心中再无战意。
待得李汝鱼晴天一剑时,赵骊便知大势已去。
这肯定是那些狗
读书
的手笔,这片天下被异
搅成了狗屎,武
之力逆天拨高,文
笔墨却有着经天纬地的通。
简直荒谬至极。
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在接过李汝鱼晴天一剑后,赵骊闷哼一声,气血翻滚,一
鲜血涌出,不敢再有怠慢,借力狂退几步,也不说什么面子话了,转身就走。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少年今
之姿,只因读书,又受到青花儒衫
的影响,过了今
,当他跌落出这种心境,储养剑意耗尽之时,又能有几多能力?
那时候杀他,如屠
杀狗耳。
但是临安呆不得了。
帝算计自己有所预料,但真没想到王琨也在算计自己,没有他那群文臣
舌为自己开脱,仅赵室官吏难以护佑自己周全。
况且到了这个地步,
帝必然是想要杀了自己。
所以只能出临安去广西。
被王琨算计,那也比被
帝算计死在临安的好——回到广西,坐拥西军划地为王,这是王琨想看见的局面。
也是自己如今最好的结局。
好在自己早就有所防备,乾王府邸那些
大概免不了被清算,但徐秋歌和沈望曙皆已在昨
就到了临安西方郊野。
带上他们,同去广西再谋大计。
赵骊心中凄凉,手持长槊直奔西门而去,异常狼狈,不曾想今
竟被一小儿
迫至此,耻大辱!
李汝鱼剑归鞘,有些遗憾。
不知道为何,劈剑时候似有
在脑海里念字。
第一剑是快字,第二剑时是雪字,第三剑时是时字,第四剑时是晴字,第五剑尚未出,赵骊便退了。
快雪时晴?
李汝鱼不知道这些字代表着什么意思,也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
却清楚知道,这不是先前所读《大燕正史》里的文字。
有种感觉,也许所有字成时,便是赵骊身死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