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终章:最后的48小时(上)(2/3)
,你尝尝。”
这是用杏、柿饼、鲜藕和葡萄
做的,浇上糖桂花汁,用冰镇着,凉丝丝脆生生,甜酸解暑。
“味道不错,兰姐做的?”
“嗯。”
“她现在都能当大厨了……哎,要不给她拍点视频放网上,捧个‘做饭’出来。”
许非边吃边开脑,末了一擦嘴:“最近有事么?”
“没什么事,就姜闻送来个剧本,我们看了还挺有意思的。”
“姜闻胆子可真大,这东西也敢拍。”
小旭抱来一个厚本子,还没取名字,许非随便翻了翻,瞄见张麻子、黄四郎、师爷若若
。
心里一乐,当即打电话。
“喂,老姜!”
“看了,告诉你一声,你先不要动,等我忙完开幕式,我来做制片。”
也不管老姜啥心,啪的挂了。
进2008年,他真是没怎么关心电影圈。尤其8月,以往是热闹的暑期档,今年冷冷清清,毕竟谁也不能跟奥运抢档期。
要么往前挪,要么往后挪。
于是在五、六月,各有20部、25部片公映,也说明基数上来了。
姜闻这部戏,自然是《让子弹飞》!
后面还有《一步之遥》《邪不压正》,构成了民国三部曲。后两部过于隐晦,当时的碑和票房不太好,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
重新认识了这两部戏。
其实也难怪,老姜如果拍的不隐晦,压根就过不了审。
许非吃完饭,留着聊了会天。
约莫七点多钟,站起身:“好了,我得走了。”
“嗯,注意身体,你也40多岁的了。”小旭叮嘱。
“要不要带点参茶什么的?”张俪问。
“我准备了,水果饮料茶叶药品零食……那边都有。”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走出正屋,推开西厢门,俩孩子在里面看电视。
小龙嚷道:“爸爸,我喜欢这个孩子!”
“谁啊?”
他一看,是个景喜剧《电脑娃娃》,有个胖乎乎的小
孩子。
“嗯,挺可的。”
“是吧是吧,我也觉得可,我想跟她做朋友。”小龙乐道。
“以后有机会的,我这会得走了。”
俩孩子一听,很懂事的出来送。许老师又上了车,离开百花胡同。
…………
夜,奥运大厦。
大部分都没走,其中一些甚至已经熬了一百多个通宵,因为很多节目晚上才能看出效果。
这帮黑白颠倒,等于上夜班。
张国师在办公室里,除了拍纪录片的摄影师,并无别。许非一进来,镜
立马对准,他见怪不怪,权当不存在。
“你回去了?”
“回去吃顿饭。”
“那你在家待着呗,这边没什么具体事了。”
“待不住,过来还能踏实点。”
许非在屋里转了转,瞅瞅黑板,看看资料,确实没具体任务了,遂道:“咱俩把流程再过一遍?”
“行啊,我正想着呢。”
把黑板擦净,一
拿根笔。
“放一圈炮仗,晷,光到缶阵上,倒计时,大脚印。”
“五环展示,国旗,五十六个民族孩子的笑容。”
“纸的位置放正,画轴的四个轴开关……”
“运动员踩脚印,站位员的队形确认……”
“火炬技术保障员,确定退远……再次确认点火
令,再次确认一号耳麦,再次确认导火索……”
除了流程,还有各个细节需要注意的事项。
俩替写着,许老师忽想起一事:“林浩随姚明出场,通知领队了么?”
啪!
张国师一拍掌:“忘了忘了!”
“你这保密过了,执行
都不清楚。”
许非马上联系中国代表团团长,告诉这件事,等中国运动员出场时,让姚明和林浩一起。
大姚是执旗手,林浩是抗震救灾小英雄。历史上由于太过保密,团长不知,拦着林浩不让上。
大姚走出好一段了,才有抱着孩子追过去。
现场导播也机灵,前面这段都没转,等俩站在一块了才给镜
。
许非给自己的定位,便是查缺补漏,让筹备过程顺畅无阻,避免遗憾。比如皮影这个节目。
一是超时,二是文化符号太多要删减,三是那皮影过于巨大,跟机器似的,已经失掉了皮影的本意。
加上灯光故障等因素,战士们苦练一年,最终还是被拿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