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会议(1/2)

襄平城中心,曾经的太守府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更大的府衙。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一大早,数十名文臣武将从大门而

“拜见主公!”

张怀道坐在会议桌的主位,挥手让众坐下。管宁,邴原,太史慈,魏延,方威,王宁,岳磊,阎柔,公孙度,吴瀚,苏世平,戏志才等绕着会议桌而坐,其他的官员坐在后一排。这样的场景放在后世很常见,在汉朝确实有点违和。

不过辽东的官员都已经习惯了。

张怀道拿起手的一叠纸,其他也拿出本子,如同后世开会一般。

“今天是中平五年的第一次会议,先总结去年的工作。”张怀道开,“幼安先生,你主管辽东的政务,从你开始吧。”

管宁清了清嗓子,面对着众的目光,他打开了笔记簿。

“各位,我先总结去年太守府的工作,截止到去年,辽东共开垦荒地两百万亩,其中官田四十万亩,百姓分到的私田一百二十万亩,世家开垦的私田四十万亩……”

管宁报告时,其他都低看着手中的册子,也就是大汉版的政府工作报告。上面的一个个数字十分详实,让大家对于辽东的况有了清晰的认识。

“太守府控制下的百姓达到一百五十万,青壮男劳力为四十六万……”管宁不紧不慢的读着,尽管这些数字十分枯燥,但所有听得都很认真。

“这样的会议还真有意思。”戏志才心道,他是去年年底才被张怀道从颍川请来。

只是这个过程对戏志才来说并不愉快,实际上他是被岳磊的硬绑走了。

戏志才这样的智谋之士自然是不会轻易屈服,不过,张怀道用自己的诚意打动了他。来自后世的张怀道有一种气质,他发自内心的平等待和对的尊重对于那些贤才高士有巨大的吸引力。

张怀道本打算让戏志才做军师,但被他拒绝了,他选择从基层小吏做起。张怀道也没有勉强,便让戏志才做了海城屯田的负责

张怀道从两年前开始屯田,他组建了一支建设军团,重点开发辽河平原。戏志才对这种制度非常感兴趣,屯田两年,他带开垦了数十万亩的土地。

因为这个功劳,张怀道提拔戏志才为太守府的农部部长,戏志才也得以参加这次的会议。

半个小时之后,管宁的汇报结束,接下来是太史慈。太史慈现在已经成了辽东郡的都尉,从官职上来讲,品级与张怀道相同。

“到目前为止,辽东军一共有兵马三万,其中黑龙铁骑五千,飞云骑一万,重步兵一万五千……”太史慈是军中第一,主要报告了军队的事

“主公,以辽东现在的,三万的军队确实不足。”最后太史慈忍不住说道。

张怀道点点,辽东如果扩军,拉出十万兵马都不成问题。但军队太多对财政也是一个负担,继而影响民生。

“除了三万正规军,现下辽东还有十万民兵,这些民兵的训练强度自然不如正规军,但也超过大部分的地方军,属下建议,将民兵转为正规军。”太史慈道。

“此事稍后再说。”

接下来是工部,工部的负责叫吴瀚,他是吴铁匠的长子,从小跟着父亲炼铁、打铁。张怀道考察过之后,认为他足以胜任工部部长,吴铁匠也乐得让贤。

就这样,平民出身的吴瀚成了太守府的官员,这件事在辽东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吴瀚可不是读书。许多官员上书反对,但都被张怀道压下了。

这件事在辽东引起了巨大的讨论,不过大家看到张怀道不拘一格的用之道,心里也纷纷有了希望。

“主公,各位大。”吴瀚显得有点拘谨,“我接手工部以来,带革新炼铁技术,铁产量有了比较大的增长。如今辽东三个铁厂,一月能出铁十万斤……”

吴瀚越讲越快,说出的数据不断震惊着众

“一个月产铁十万……除辽东外,整个大汉一年的铁产量也不过十数万斤!”戏志才早知道辽东产铁,但不知道产量这么高。

“工部的炼铁新技术已经试验成功,明年的铁产量将会提高一倍。”吴瀚道。

戏志才有点明白,难怪张怀道这么重视工部,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辽东的造纸产业发展迅速,纸的产量比去年提高了五倍,成本下降了五成……工部改进了印刷术,能够快速大量的印刷书籍……”

越听越是吃惊,吴瀚所汇报的成果都是他们现在所享受的。听到最后,就连管宁都有些怀疑,们常说的士农工商,工的地位很低,只略高于商,但他们的作用似乎比想象的要大。

工部之后是商部,商部的部长是苏世平,这是北方的一个大商,黄巾起义时他曾资助过刘备。

苏世平之前主要是在北方贩马,后来到了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