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北伐?(2/2)

持顺国北伐的话,哪怕大顺出动二十万兵马,拼尽国力,能否突汉中、襄阳一线仍然是个大大的问号。

其实依东岸的本意,清、顺两国和平共处那是最好了。打什么打?打仗是消耗财富的事,不但要死,生产秩序也会被打。到了那时候,东岸去哪里收粮食、收茶叶、收丝绸、收棉纱?子还不如就这么过下去了,南北朝并立,东岸两边都做生意,居中调解,增强影响力,反过来再促进生意,岂不美哉?

只可惜啊,世间事岂能一直如此完美?中国历史上统一和分裂的时间虽然差不多各占一半,但即便在分裂时期,各个政权却也一直在想着吞并其他国家,统一天下。如今南北朝并立,顺国又非南宋那种甘心偏安一隅的政权,有心一统天下其实也很正常。就是北朝满清,即便是捡了半个中国,他们也还不满足,一直以南下攻灭明、顺为己任,这统一的执念可是非常强的。

在这样一种况下,东岸要想说服两国领导层长期保持和平,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今天顺国不北伐,明天清国也要南征,东岸撑死了只能拖延,却不可能阻止,因为这不符合天(士)下(大)(夫)的价值观。

“唉,刚刚和平了没多少年,天下就又要起纷争了。李先生,这大战一起,对你们的生意可大有妨碍啊,你们可要想清楚了。”谢言非看了看李难先,眉紧锁道。

他这话的意思其实很明了了。那就是战争对你们生意没好处,不但商品流通要受限,还很有可能被派捐甚至是夺家产充军需,因此赶紧发挥你们的影响力,力阻战争的发。

李难先也似的,又如何听不出谢言非此话中的真意?只是他也有苦难言。顺国的商地位确实比较高,但说到底仍然比不了武夫和读书。这些大物们之间的争斗,他一介身份可疑的东国买办,又如何敢牵扯进去?还要不要命了?只是这话又不便对谢言非明讲,因此他只能唯唯诺诺,表示会努力活动一下。

谢言非不是不通世事的,自然听得出李难先话中的敷衍之意。不过他也没什么不满,生意嘛,自然是这样蛇鼠两端的。这无关其他,只因他们已钻在了钱眼里,一切以利润为重。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今的远东诸藩,又何尝不是经济挂帅,钻在了钱眼里呢?就连本土中央政府,如今都把远东诸藩看做是下金蛋的母。以前他们还多多少少给点补贴呢,现在不但没一分钱补助,相反每年还要抽税几百万,这政策早就变了啊。

罢了罢了,只能尽事了。顺若若铁了心要北伐,也只能由着他们去了,顶多尽力阻止一番。看他们如今这形,国内经济一团糟的,未必就能使出几分力量,北伐失败的可能比成功高多了。当清国襄阳大营那二十万马是摆设么?灭噶尔丹之后,大部分军队就已经归建,清国还不会傻到全力西征策妄阿拉布坦。

也许,等顺国北伐碰了一鼻子灰之后,东岸再站出来“晓之以理”,他们才能更听得进去吧。反正能拖一天是一天吧,即便未来拖不住了,两国发全面战争了,那时自己多半也早就拍拍了,怕甚?中国大陆体量这么大,未来会怎样,谁又能说得清楚呢?现在也许只是官员和读书要求统一,未来搞不好军和商也要求统一,那时候谁又能真正挡得住呢?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中国周边已经修好防火墙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