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艾芬迪(2/3)
是有的,这使得改革的红利被侵蚀了不少
但不管如何,穆斯塔法大维齐在民族团结、经济生产、军队建设和行政制度等诸多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给垂垂危矣的奥斯曼帝国狠狠续了一波命而且这种改革创造了两个全新的实力阶级,那就是有学识的青年军官阶层和帝国军事承包商阶层,这是新的既得利益阶层,他们天然反对“开历史倒车”的行为,因此即便穆斯塔法大维齐不在了,改革的红利也不会消失殆尽更别说,帝国境内大量信仰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异教徒也对大维齐心有好感,认为他能够保障自己的利益
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法希尔·穆斯塔法大维齐真的是一位明白,他
悉帝国的内
,关心农民的利益,手腕也很强硬,许多阻拦他改革的
都被他处决或监禁但与世上大多数改革家一样,穆斯塔法这么一位难得的明白
竟然在战争中中伏死于非命蔡振国很是费解,奥地利
明明已经在贝尔格莱德城下吃了败仗溃退了,怎么在穆斯塔法率军追击的时候还能设伏杀死他呢?听说大维齐是近距离
部中弹身亡,这尼玛时间、地点掌握得也太
确了,而且大维齐身边并不是没有兵,可竟然都没有发现敌
的
谋,实在是让
气愤!
穆斯塔法大维齐死后,艾哈迈德二世苏丹没有再从科普鲁卢家族中选接替,而是自己任命只可惜他看中的
都是
包,没有一个可以应付如今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因此两年间换了足足四任宰相,却仍然无
可以解决问题
帝国高层的事动
很快传递到了底层,地方离心势力开始显现,中央的控制力不断减弱,和穆斯塔法没死前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像北非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现在基本上已经陷
了地方自治状态,当地的军队领不到帝国中央发放的军饷,便
脆自己想办法,组建了规模庞大的海盗舰队,四处劫掠商船,以至于严重威胁到了地中海的贸易秩序东岸
不得已,说服西班牙、葡萄牙和北意大利的海军联合起来,狠狠征讨了一下这些无法无天的海盗,但也只是一时压服了他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控制埃及的马穆鲁克们也越来越骄横东岸现在经营着那条沟通着白海和红海的轻轨线路,生意火得不要不要的马穆鲁克们居然找上门来,说以前
给埃及帕夏的税款不要
了,改
给他们为此,他们可以提供更优质的保护,同时也可以帮助东岸
扩大市场负责管理这条铁路的官员将
况汇报给了蔡振国,蔡振国一边指示他不要轻易答应,一边将
况汇总报给了国内,让外
部给出指导意见
诸如此类的还有许多,如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比萨拉比亚、摩尔达维亚等地的基督徒领主、军阀们,这些也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小想法,整个帝国内部暗流涌动,形势极其复杂
蔡振国也是意识到了这其中的不对,才匆忙赶了过来,进行了一连串的访问他先在伊斯坦布尔会见了苏丹和大维齐,结果非常失望大维齐倒也不算昏庸,也知道不改革不行,但他的能力、气魄都不行,不足以掌舵奥斯曼这艘大船接替纵欲过度而死的艾哈迈德二世苏丹(对外宣称是忧心国事,抑郁成疾去世)的穆斯塔法二世水平也很一般,他倒是有重振帝国国势的雄心,无奈从小没有接受正规的帝王教育,总是和教士们厮混在一起,宗教典籍倒是非常熟悉,但这对治国没甚鸟用
面对这样一种局面,蔡振国也很无奈这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当真是一蟹不如一蟹,苏莱曼二世水平还算可以,到他的弟弟艾哈迈德二世时就比较差劲了,结果再看看如今登基的穆斯塔法二世,那简直就是一个二世祖——从小要么跟随费祖拉赫·艾芬迪学习***教法(此君现在是大教长),要么参加各种马术、音乐和酒会(吧?绿教国家的上层就是这么任,清规戒律从来都是针对下层的)活动,对治国简直就是一窍不通
蔡振国费了好大劲,才通过关系得知如今帝国实际做主的就是大教长费祖拉赫·艾芬迪,因此便又设法与其见了一面令惊的是,这位大教长心思敏捷,比一般
聪明许多,眼界也很宽广,很多事
一提就知道,这更坚定了蔡振国一个看法,那就是绿教上层没一个傻瓜,都是
,脑子有问题的都特么是中下层,被
卖了还数钱的那种
这位大教长非常清楚蔡振国找他的目的,他同样也很清楚如今国家的稳定离不开东岸的帮助,因此他开门见山地提出愿意保障东岸
在奥斯曼帝国的各种利益,也愿意配合东岸
进行有限度的改革,条件是东岸
帮助他“发动圣战”,夺回多瑙河以北的失地
蔡振国这个时候真的感觉到有些疼这位大教长从小就教导苏丹各种功课,自身才学也不错,同时不安
亲属到政府部门,不
钱,听起来像个圣
似的但蔡振国很清楚往往这种
是最难缠的,因为
家追求的是更高级、更难以满足的东西就像这位艾芬迪教长,他是不
钱,但特么的
圣战啊!甚至为了确保圣战能够成功,他愿意违背一些自己的原则,与各色
等做
易、做妥协,这就更可怕了!
蔡振国与艾芬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