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新生活与集安(2/2)

孔小二,因为经常要晚上巡逻,会是第一个死的这样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营生,我可不愿我儿子继续,我一个就够了”

孔小二闻言不是很赞同,但他没想跟老周辩驳什么老周当年也曾是个勇士,但受了一次重伤后,他的想法变了很多,这在孔小二看来有些近乎怯懦了孔小二是非常拥护如今这个朝廷的,因为在他看来他们做得足够好,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钱花,境内也没什么土匪山贼之类的扰治安,老爷们吃相也普遍较好,赋税也不重因此,这样一个古来都很少见的朝廷,确实是值得他为之战斗的!是的,没错,他不仅仅是当兵吃粮,他觉得他有义务为这个朝廷而战如果敌打过来的话,即便到了关键时刻,他觉得自己可能也不会选择逃跑,而是继续战斗下去这是他与老周最大的不同之处,老周年纪大了,已经变得过于市侩和怯懦,他不想做这样的,他还想建立功勋,守护这个太平盛世

孔小二上次听排长闲聊,得知也许再过几个月,他们就要和第二步兵团一个排换了,然后回归第一团的建制,全团拔营北上,到鸭绿江更上游的地方建立新的定居点上甚至就连新城的地名都想好了,就叫“集安县”

集安的建设由辽东地区行署和朝鲜王国共同负责,基本上是双方各出资一半,朝鲜还要额外出民夫帮着筑城集安县城就建在河边上,附属一个码,未来的移民将主要来自南方,即南方开拓队辖区的那个地方环境宜,经济发达,增长十分迅速,竞争之激烈已经使得不少开始出海讨生活了

登莱的廖大帅已经与刘厚非说好了,明年(1693年)将引进一批宁绍移民,数量大概在三千上下的样子廖得功为了让男方开拓队配合他们招募移民拓荒,将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南铁公司加快速度,尽一切力量将上定铁路修建通车这条南中国历史上的首条现代化铁路,宁绍民已经等得太久了

而集安县一旦建设完毕并站稳脚跟的话,那么东岸在鸭绿江流域的防线就又往北延伸了一大截,已经隐隐有与海参崴方向西进、南下的部队呼应的意味在内了或许有会说,这条防线实在太长,且缺乏战略纵,不是很稳但你要考虑到,东岸有鸭绿江这条通运输道在手,后勤物资补给其实问题不大,尤其是在丰水期的时候而且,鸭绿江不但没补充粮食、武器等物资,同样也可以补充兵员士兵们乘坐小火甚至无动力的小木船,可以很方便地南下北上,比走路快多了虽然航道中间有许多激流险滩,但这些年东岸一直在想办法清理航道,再说我们还可以分段航行嘛,大不了多下船、上船几次,总比走路快水运就是有这样的优势,这一点毋庸置疑

另外一个利好是,现在清廷在满洲的兵力被大量抽调,他们的大敌噶尔丹正在原上游,随时准备咬康熙一康熙即便再愤怒,这会也决计不敢和东岸开战,因此集安方面总体而言是比较安全的,也有充足的时间来站稳脚跟

而等到清廷好不容易料理完了噶尔丹的势力,差不多也疲力竭了这个时候他们肯定还得再休养生息个数年,然后才有余力东顾这个时候,东岸怕不是早将集安县经营得如铁桶一般了,满清不来则已,来了怕是会碰个血流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