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苦难的行军(一)(1/2)

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1692年12月3,光辉城

光辉城是一个不存在于华夏东岸共和国官方编制内的行政区划,由义成地区行署下令设立,上级并不承认,说穿了就是一个黑区但黑区归黑区,这里到底生活着两万多,农业、手工业活动也相对发达,并不可以被随意忽视

光辉城大致在后世南非帕拉博鲁瓦城附近,生活于此的居民主要是从新大陆移民过来的印第安、梅斯蒂索以及从新华夏岛发配过来的岛屿八旗东岸曾经对他们进行过一次统计,印第安大概有九千多,梅斯蒂索有七千多,岛屿八旗有两万余,经济上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有一定的用品生产能力及兵器维修能力

从这些构成就可以看出,光辉城是一个用于临时安置大量移民的城市说临时,是因为光辉城也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地,他们最终的落地地,尚在上千公里以外,中间不知道有多少艰难险阻、多少毒虫猛兽在等着他们

光辉城的这批移民已经在此生活了一年多了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明年上半年再度出发,背上行囊,带上牛羊,在东岸整训的军队的护送下,抵达林波波河流域他们对这些迁徙活动并不陌生,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就是在义成地区登陆上岸,然后从成皋县一带向北,不断开拓前进的

而在离开成皋县之前,他们被义成地区行署借故扣留了数年,用于清理境内原始蛮荒的环境,修建房屋和道路,有时候青壮年甚至还被抽调出来去与通加、斯威士作战,甚是苦他们也不是没有试图反抗,但东岸在周边派驻了大量军队,南非各县民兵更是被流抽调过来看守,因此任何反抗都注定是徒劳的——你不能指望连弹药都无法自产,武器修理都需要东岸提供零件的流民团体能有啥反抗能力

是的,没错,这些基本上就是流民团体只不过在东岸的组织下,他们的生活相对好一些(食品供应相对充足),武器相对好一些,全程有东岸陆军锐斥候给他们打探消息、绘制路线罢了

在黄黑分界线的指导方针提出多年后,东岸在南部非洲一带迁移岛屿八旗、印第安的行动终于不再迟缓、拖拉了在最新一笔五十万元的迁移资金到位后,义成地区行署也不得不做出表率,采购了大批粮食、牲畜、武器、药品、生活用品及其他物资,按照部落、家族发放下去,同时派遣大量骑步兵到位,督促这些继续北进

东岸政府制定的这个计划叫“苦难的行军”计划中央财政每年会特别拨出一百万元(通过发行公债解决)的资金,南非的河中、义成以及新华夏开拓队会联合拨出五十万元的资金,支持该计划的执行

每年一百五十万的资金,说起来非常不少了,毕竟这些也不是不事生产,每到一地他么也会停留一段时间,一是休整,二是等待后续物资的抵达,三是趁机生产一些粮食、蔬菜、水果,扩大一些牛羊种群的数量,为下一阶段的行军打好基础

比如他们在光辉城,就滞留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期间收获了三茬粮食,牛羊数量也大大增加,整体经济实力是增强了不少的当然他们滞留期间也不是没别的,他们在东岸的组织下,狠狠清理了一番附近的土,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为后面道路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这条所谓的正在修建的道路,则是一条铁路,是由通部投资的,每年投资额一百万元,部分由通彩票解决,部分从其他项目的资金中挤出义成地区行署对于这个从天而降的项目简直乐得合不拢嘴,他们的义成铁路全线通车没多久,为此还欠了一债,正愁下一阶段该怎么发展呢结果幸福的馅饼从天而降,通部决定修建一条“行军铁路”,这条铁路从成皋镇出发,一路向北经阳翟乡、汜水乡(位于后世科马蒂普特城附近)、广武乡(位于后世斯库库扎小城附近)、止戈乡(位于后世戈滕堡小镇附近),最终抵达光辉城

阳翟乡是成皋县的下属乡镇,目前有大概五千多居民,经济还算可以因为动用了大量抓获的黑劳务工的关系,目前阳翟乡到汜水乡这段约40公里的路程已经完工了一半多,剩余部分正在紧张的修建之中,其中包括一座铁路桥

明年的计划是修通到广武乡一带,其中包括数座铁路桥(还好,难度不大,因为河流不宽),工期还是十分紧张的,很可能完成不了目标,只能说尽量吧而在铁路完工之前,给这些移民运输后勤物资就只能通过大车和骡马队呢,就像当年带着全副家当南非内陆的布尔一样

铁路和马车的运输能力,当然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所以上对于修建这条行军铁路特别重视,说是不惜一切代价也不为过现在本土得了拉普拉塔,有大量的印第安和梅斯蒂索需要清理,更别说将来还有拉圭这种多的地区需要清理了所以,行军铁路必须尽快往前修,修得越长越好,那样才能让这些清理出来的移民走得更远,离黄黑分界线更近

而移民走后留下来的空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