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偏安政权(1/3)
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1691年5月5,一艘大型货船正在东海洋面上航行着
这是一艘本土淘汰下来的1200吨级大飞剪货船,隶属于移民部,可以用来运输货物,也可以运输员一次在从南非航行到定海港后,就按照事先约定,被卖给了台湾银行,成了该公司旗下吨位最大的船只之一
其实台湾银行本来不太打算买这艘船的,原因主要是这艘船的服役年限有些长,船体较为旧,且在经历了横渡大西洋的航行后更是如此不过没办法,现在远东地区的运力已经有些紧缺了,朝鲜的粮食、库页岛的煤炭、满蒙的木材、登莱的建筑材料之类的,都是大宗物资,运输量呈逐年上升之势
前些年因为与清国和平的原因,东岸政府或私公司(主要是台湾银行)的运力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量船只被从征用状态解放出来,可以从事各类民用运输在那个年代,海上运费一跌再跌,做海外贸易的商
们是喜笑颜开
不过,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是很惊的尤其是在朝鲜、
本、福建、广东、南洋的经济被更加
刻地融合进来后,各类物资的运输量逐年上升,渐渐吞噬掉了原本的运力冗余,推高了运费的价格
以宁绍地区为例,随着使用蒸汽动力的厂家越来越多,这煤炭的消费量也是与俱增台湾银行看准商机,加大了从库页岛运输煤炭的力度,在这其中获取了大量的利润而运输煤炭这类大宗物资,大吨位的船只无疑是首选,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他们买下移民部的旧船,并不惜为其做大修延寿的原因,实在是市场红火啊
今天这艘大型货船就是从库页岛的黑水港的,途中在本仙台藩石卷港停靠了一下,卸了一些战马、甲具、鞍具、军刀、火枪等物事,然后又装了一些
本海货、屏风、折扇、武士刀、铜片,顺着东北风,直接前往定海港
定海是宁绍地区最大的消费品市场,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轻工业品生产基地货船装载的煤炭、木材、药材、皮货、山野货及本特产在这里卖了个好价钱,同时装载了很多纺织品及邻近地区的转
商品,前往福建马尾港停靠
郑克臧在福建的地位,如今基本上是稳如泰山了冯锡范、刘国轩及其党羽的伏诛,极大震慑了福建省内那些原本对其继位还有些看法的官员,现在都规规矩矩了,不管有什么异样心思,先低调渡过了这段时间再说
郑克臧在东岸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全面改革军制,裁汰了大部分混子或技能不足的陆军官兵,只保留
锐三万
,编成三个师郑克臧一一任命了师长,打算以这三个师为种子,重新编练至少六万陆军
当然东岸顾问不太看好他的这种想法六万陆军如果是按照现在新军的配置的话,福建财政是无法承担的,即便他们通过海外贸易获得了大量金钱,但这依然不可能要知道,福建还养着一支规模同样不小的海军呢!
老实说,多年来福建的海军其实一直是在萎缩之中的这其实也很好理解,郑芝龙时代陆上没什么大的根据地,陆防开支很小,大部分经费都砸在水师身上但在据有全闽之后,况就大不一样了!他们西边是顺国核心省份江西,两省之间有着漫长的边境线,需要屯驻的兵马很多;而在南面呢,他们曾经为了
州府与广东李氏大打出手过,现在
州虽然归了李元胤,但只要郑氏一天没有放弃
侵
州的野心,那么就少不得要在这里屯驻大量兵马,准备很多战争物资;他们唯一相对安宁点的边境,大概是其北部与鲁王
界的地方了,基本上非常松散,兵马也很少,只有区区三千余
所以说,福建政权的陆上防御压力是非常大的,开支也很大,不得不大量压缩海军方面的开支当然说压缩海军开支是不准确的,毕竟福建水师的经费就绝对数额而言并没有显著减少,但问题在于比重大大降低了,而且现在搞正规化后,开支也急剧增长
举个例子,以前郑芝龙时代的福建水师,是以少数职业官兵为骨,辅以大量的渔民这些渔民平时在家里种地打鱼为生,这并不需要郑氏支付任何费用,战时则被征召起来,架着自己的船只到指定地点集合,郑氏核心的职业官兵给他们发放武器装备,指挥他们作战,这个时候才会产生费用另外当时还有很多中小型的海盗组织,他们平
里也是自己管自己,战时可能会追随郑芝龙出战,但这部分的开支其实并不重
而郑氏在取得福建全省后,开始大搞正规化,那么一切就都不一样了福建水师的职业官兵数大大增加,维持费用自然也大大增加所以说福建水师的规模虽然比以前缩减了太多太多,但开支却有增无减,只是在军费中所占比例降低了不少罢了
福建水师现在也进行了改革在刘国轩这个水师第一被抄家灭族之后,郑克臧在东岸顾问建议下,将全闽水师编成了两部分,即以小船、非专业战舰、杂号船只为主的海防舰队,一位郑氏族
担任了舰队提督;另外,从东岸购买的战舰、自己仿造的战舰编成了大洋舰队,郑克臧任命了曾在库页岛学习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