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北海(二)(2/3)

要顶住压力,那么从法理上来说是不用理威廉三世的咆哮的。而且东岸也做好了准备,一部分军队会进海牙,保护议会,以免威廉三世决定玩硬的时议员们作鸟兽散。

不过东岸也预计威廉三世怕是无法分出过多的力来和东岸纠缠。现在正是主伦敦的关键时刻,英国国王的权力可比联合省执政无论从虚名上还是实利上来说都更加令动心。在威廉三世的心目中,英格兰国王的衔其优先级还是最高的,只有把这个王冠先戴到上,然后才会料理联合省这边的事。而这,无疑是给了东岸机会!

1688年12月3,就在东岸陆军开始陆续出发前往重镇布雷达的时候,一位外特使从海牙来到弗利辛恩,与莫烈鳗上校、杨成栋中尉进行了会谈。特使之前刚刚见过了范博伊宁根,这次来到这里是为了转达荷兰最新的意思,那就是一旦威廉三世出海前往英格兰,那么他们就会立刻发动,以威廉三世叛国的名义取消他联合省执政的衔。据特使说,三级议会甚至已经炮制好了一份宣言,只要威廉三世一离开荷兰省,那么他们就会立刻在议会内进行表决,表决通过后即可合法剥夺威廉三世的执政职位,再度将所有权力收归三级议会。

莫烈鳗对荷兰这份计划有些惊讶。难道是东岸军队的驻给了共和派分子们挑战奥兰治家族的勇气?当年共和派如中天、威廉二世得天花病而亡的年代,德维特也没敢用武力手段解决奥兰治家族,这个时候范博伊宁根怎么就敢了?

莫烈鳗想来想去,也只能认为共和派没想过主动用武力解决问题,他们所想的,其实还是在外国雇佣军的帮助下,先稳定住基本盘,然后用合法手段废掉威廉三世的执政地位,最后再走一步看一步。如果是这样的话,莫烈鳗还是有些失望,因为这仍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共和派的根子仍然是跪着的。

与特使谈完毕后,第二天莫烈鳗上校就又带着舰队离开弗利辛恩,返回了布鲁。这个时候,留守的军官向他汇报,因为东岸海军在北海洋面上的拦截,各国商都有些不满。尤其是损失了三艘船的英国,更是怀疑东岸海军袭击了他们,因此也开始派出战舰在附近监视东岸,双方之间的气氛益紧张。

莫烈鳗对英国的反应不是很感兴趣,他最关心的,还是威廉三世的船队到底动了没有。当然他知道这个问题可能问了也是白问,东岸海军就几十艘船,远远不够封锁任何一片海域。威廉三世的船队若是在夜间出航,然后绕个弯的话,那么他们找不到是很正常的事。而且他之前与特使和荷兰谈过,听他们的意思,还是希望放威廉三世走,然后立刻在国内发动,展开一系列的后续动作的。不过就莫烈鳗的本心而言,他还是不愿意放威廉三世去英格兰,因为这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必须谨慎行事。当然有些事也不是他能控制的,他只能尽全力确保努力尝试过了,至于结果如何,则看天意。

1688年12月5,就在莫烈鳗上校准备带领一部分战舰出海前往英国德文郡附近海域逛逛的时候,葡萄牙驻屯军司令毛君中校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布鲁。他是乘坐一艘联络船过来的,丢下了大部队,为的就是先和海军通通气。

话说黑海那边的事基本上算是告一段落了。卫拉特蒙古已经愿意在东岸的帮助下进军北高加索地区。在这个令欣喜的决定中,伏尔加河下游连续数年的旱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直接促使了阿玉汗下定决心寻找新的水丰美的放牧地。而顿河流域俄罗斯统治秩序的土崩瓦解则更是大大方便了他们,以往凶猛的哥萨克不见了踪影,碍事的俄罗斯步兵被打得狼奔豕突,所有桎梏他们的外部因素都消失了,因此从伏尔加河下游一路挺进到高加索地区几乎不存在军事方面的障碍。

目前,杜尔伯特部已经增派了两批手前往北高加索地区,驱逐了一批当地的部落民,堂而皇之地放起了牧来。而且因为东岸的居中协调,已经将势力范围笼罩过来的克里米亚鞑靼也没有为难他们,给予了他们极大的自由活动空间,这一切都令杜尔伯特部的牧民们欣喜不已。毕竟,他们只有一万多帐,撑死了拉出小两万骑兵,经不起太多消耗,能少一些事就少一些事。

而蒙古进驻北高加索的事,基本上也宣布了俄罗斯对这片土地控制权的彻底失去。巍峨的高加索山脉成了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除非他们能够重整旗鼓,在乌克兰打败鞑靼与土耳其的联军,再度收复失地,但这又何其难也!

“莫司令,海军现在可是威风啊。在北海海面上公然搞起了巡查拦截的事,赫然是一副老牌海军强国的做派,看了令心生向往。”毛君中校上前握了握手,笑着说道:“你们海军都如此高调了,我们陆军自然也不能落于后。此番驻屯军主力抵达荷兰,要么啥也不做,要做就得做点大事出来。”

“虽然威廉三世目前因为丑闻而名望大衰,但也不是等闲之辈可易与的。奥兰治家族经营多年这么多年,总有些死心塌地支持他的,再加上那些德意志雇佣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