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济南(二)(1/2)

杜冲穿着一件笔挺的黑色呢子大衣,胯下是一匹毛色鲜亮的混血战马。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马的体型很高大,差不多有150厘米了,在这个时代的远东真的算是高大马了,但看得出来脾气相当不好,非马技娴熟之不好驾驭,也许这就是这匹马被马政部门淘汰下来的原因所在,毕竟这种脾气躁不好伺候的马匹是无法成为一匹合格的战马的。

但杜冲却很喜欢这匹马,当初邵树德差送过来时他一眼就相中了。作为身形甚伟的昂藏大汉,杜冲最喜欢这种烈的战马了,而且他一反传统没给这匹公马去势,整里洋洋得意地骑来骑去,在众面前显摆他的御马之术。

杜冲身为榆园军大渠首任复(任七)麾下大目之一,目前在东岸这边算是重要客卿了。无论是邵树德还是茅德胜,对其笼络都不遗余力。钱粮物资供给充足,同时还派指导其整训部队,俨然将其当做仆从军里的一等营伍来看待。没办法,以东岸目前乌七八糟的声望,也只能笼络这么一些土匪马贼了,正经官军非万不得已是很难投降的,既如此,不千金市马骨的话又怎么会有清军绿营前来归降呢?

而杜冲本对东岸的观感也还算不错,对东岸军队展示的先进武器和先进战法也颇为向往,尤其是那小二十门火炮齐的壮观场景,直让一贯自诩勇武的杜冲也感到不寒而栗。那炮里打出来的铁蛋是擦着必伤、中着立毙,任你身穿几套铠甲也无济于事,真真是非力所能抗衡。也同样是在见识到了东岸陆军“铳炮犀利”、黑八旗步兵“果毅敢战”、色目骑兵“一往无前”的强悍战力后。原本在榆园军中颇有傲气的杜冲算是彻底折服了。

折服后的杜冲就像是那些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一样。疯狂地崇拜起了东岸的一切。他迷恋东岸陆军的土黄色军服(其实这只是预备役部队的制服,东岸本土士兵以穿上蓝色军服为荣)、喜东岸制式的略带弧度的军刀、偏好穿着东岸制式的高筒马靴、喜腰间悬着一把1633型燧发手枪,言必称纪律、荣誉,走起路来昂首挺胸,活脱脱一个东岸军

自己的首领如此,杜冲当初投东岸时带来的一千多骑兵(马驴骡都有,其中骡驴目前已替换给东岸军夫队,全军已全部换装为蒙古马或朝鲜矮马)及两千余步卒也有样学样。他们脱掉了自己五花八门的衣服——很多是抢来的。有的士兵甚至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换上了简练实用的东岸土黄色军装,平也不用东岸教官催促,经常第一个到校场站队列。

茅德胜在年初下大雪时曾突击视察仆从军各部,当时各部均无战斗任务,驻扎在青州府各县。茅德胜带着马进各部营伍后,下令列阵点名,结果杜冲所部步骑三千五百余披甲列阵速度虽然不是最快的,但员缺额却是最少的(这个时节往往会有很多士兵请假外出),足见其部纪律管束之严。

榆园军出身的杜冲部纪律约束如此之严,却是令茅德胜大为惊。仔细一想。要想让一帮原本无甚纪律概念、也懒散惯了的榆园军武装蜕变成一支有纪律、有战力的营伍,却是需要全军上下付出极大努力的。也是最考验部队凝聚力和主官格魅力的。杜冲能做到这一点,也不枉他是榆园军大渠首任复所看重的物,果真是有能力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莽之中确实埋没着相当的才,只要给他们合适的机会,他们就一定能够一飞冲天。

杜冲此番将麾下两千多步卒给设在章丘城外的大营指挥,然后带着一千多骑兵老弟兄和几封茅德胜写给张七、任七等榆园军魁首们的信件,悄悄离开了章丘县境,一路南下兖州府,寻找榆园军的踪迹。

如今黄衣贼气势汹汹,勒克德浑十二道金牌催散落各处的绿营部伍开始撤出战斗,向济南集结,这让一路上空旷了许多。原本杜冲还打算绕原路以避开清军大队呢,但在进兖州府后,一路上但见零散小清军,大队马却很少遇见。即便遇到,也大可凭借机动力甩开他们。有时候士饱马腾之际,他还会下令突袭一些正处于行军之中的清军部伍,当然一般都是建制不完整的步营,以三百上下居多。打这些软柿子,既能消灭鞑子有生力量,还能获取一些给养,何乐而不为呢。

兖州府他也老熟悉了,当年他就经常带手下儿郎来这里“晃悠”,最远一次甚至打到了费县。兖州府在山东本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因此地方上土匪、山贼多如牛毛,清廷委任的监察御史朱朗镕上奏“东省有名剧寇,动号万数贼众者五十余营”,其中约三分之一就出自兖州府。这些道上有名号的大当家的、寨主、渠首们,杜冲在任复这种榆园军大佬手下厮混时也多多少少混了个脸熟,此番他带兵从济南府一路南下进兖州府,也凭借着这层老关系获得了一些关键的补给。若不然,就凭他带着一千好几百骑兵还能奔袭敌后千里不成?说到底,兖州府对他来说终究不是“敌后”啊。而这,其实也是茅德胜派他来这里的原因。

如今东岸大军在济南外围次第展开,清军也开始厚集兵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